阿德勒谈童年的心理,阿德勒说童年创伤

首页 > 书籍文档 > 作者:YD1662024-01-25 13:23:13

文章节选自《自卑与超越》

作者: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翻译:李青霞

下文中图片为摄影师叶莲娜·舒米洛瓦镜头下的儿子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 ,1870年~1937),阿德勒曾在弗洛伊德门下学习了9年。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代表作品:《人类面临的挑战》、《个体心理学的实践与理论》、《理解人类本性》、《自卑与超越》。

童年对人生的影响从我们刚刚出生那一刻起,就开始了对“生活的意义”的探索。就算是孩子,也想弄清自己的力量和自己在周围环境中的地位。

阿德勒谈童年的心理,阿德勒说童年创伤(1)

在儿童发展的前五年,已经具备了一套固定的行为模式,即他们以怎样的方式和方法去对待一切事情。此时,他们对于自己和社会所向往的发展模式已经有了深层次的概念。此后,他们就会利用自己对社会和自我的看法来关注整个世界。因为在儿童时期还不知道何为社会经验,所以需要有人对他们加以诠释,这样就逐渐赋予了他们生活的意义。

阿德勒谈童年的心理,阿德勒说童年创伤(2)

对孩子们而言,即使对意义的认知已经偏离正轨,即使他们所采用的处理方式还会带来接二连三的错误,他们也不会改变。只有他们重新检讨,对自己的认知加以改正,才会使他们对于人生意义的理解得到改变。有时,犯错带来的严重后果会强迫性地驱使他们改变自己对人生的认识,然后完善自我。但是如果没有任何方面的压力,他们就不会意识到其中的谬误,还会执着于错误之中,以至于结果无法收拾。一般来说,要想让自己对人生的认知走向正确的轨道就要接受专业的心理学人士的指导,他们可以帮助我们找到错误的根源并探寻到正确的人生意义。

阿德勒谈童年的心理,阿德勒说童年创伤(3)

人们在儿童时期的情境有多种解释方法,童年的不快乐很可能被赋予相反的意义。比如,有的孩子童年生活并不快乐,他就会尽其所能让自己找到一个摆脱困境的方法。由此,他就会产生这样的想法:我一定要使自己的善得到改善,不要让我的孩子再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

而有的孩子则会想:上天真的好不公平,为什么总让别人享受美好的东西?既然上天对我这样残忍,我还有必要对别人给予慈爱吗?

阿德勒谈童年的心理,阿德勒说童年创伤(4)

首页 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