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岩第十九章概括200字,红岩概括200字全文

首页 > 书籍文档 > 作者:YD1662024-02-01 03:20:15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出版的,由罗广斌,杨益言创作的长篇小说《红岩》,深深影响了一代中国青年的成长。作品中的许云峰、江雪琴等英雄人物的形象,永远铭刻在了人们的记忆中。应该指出的是,虽然小说中的人物大多都能找到生活原型,但小说毕竟是文学作品,创作时又受到了时代的局限,使得作品中的一些人物和故事情节有虚构的成分,甚至和实际情况相比有较大的差异,这就让许多人对红岩故事中的一些情节和人物产生了认识上的误区。

红岩第十九章概括200字,红岩概括200字全文(1)

一、“中美合作所”是否参与了对白公馆、渣滓洞监狱中,被关押的革命志士所进行的迫害?

在小说《红岩》的描写中,白公馆和渣滓洞是中美合作所下属的集中营。中美合作所深度参与了,对狱中革命者所进行的迫害和屠*。《红岩》小说的第十九章,就有一段叙述的是挺进报负责人成岗,被特务带到中美合作所下属的一座特殊的医院。美国特务指导军统特务,给成岗注射了致幻药剂,特务妄想让成岗在半睡半醒的幻觉中说出党的秘密。

“重庆歌乐山革命纪念馆”,在1963年建馆时的名称,就叫“中美合作所美蒋罪行展览馆”。那么中美合作所与渣滓洞、白公馆集中营到底是什么关系呢?

中美合作所的全称叫“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它是在抗日战争期间,由国民党特务机关军统局与美国海军部情报署合作组织起来的。1943年4月15日,正式签订了合作协议,由戴笠担任中美合作所主任,美国情报官梅乐斯担任副主任。成立中美合作所,蒋介石、戴笠的目的是获得美国提供的特务技术、各种器材、枪械弹药、军用物资等。美国人的目的是要军统帮助美国海军,在中国沿海地区(包括日军占领的地区)建立气象、水文、军事等方面的情报站。总之,是美国为了获取中国战区的情报,国民党为了扩大特务势力以及获得美国在物质上的支持,不惜出卖中国主权为代价,而建立的联合特务机构。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中美合作所就逐步的停止了运作。到了1946年年底,合作所中的美国人就全部回国了,只是把大部分的车辆,通信器材等物资都留给了军统。

红岩第十九章概括200字,红岩概括200字全文(2)

从中美合作所成立的初衷,以及运作的情况来看,渣滓洞、白公馆等军统集中营与中美合作所没有直接的关系,两者更不是隶属关系。重庆解放前夕时候,也就不存在中美合作所,参与了对革命志士的屠*。

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时候,为什么会把中美合作所与军统集中营联系在一起呢?这主要的原因就是中美合作所,与军统集中营都处于歌乐山下的同一区域内,美方人员甚至把原为监狱的白公馆都要了去,改成了宿舍。军统特务就把该片区域都划成了禁区,而戴笠既是军统首脑,又是中美合作所的主任。所以外人就误认为中美合作所与集中营是一个系统。

另外的一个原因,就是中美合作所结束后,军统局把其留下的办公桌椅和床等用品都搬到了渣滓洞,白公馆继续使用。而这些用品上面都印有“中美所”的标记,这就让局外人更确认,集中营是中美合作所下属的机构。

中美合作所与军统集中营,没有直接的关系,但“中美所”为军统培训了大批武装特务,进而又提供了各种先进的器材和枪械,这却是不争的事实。

至于小说《红岩》中,对中美合作所与军统集中营的深度交叉关系的描述,则是虚构的提炼和加工。小说是文艺作品而非历史纪实。

二、小说《红岩》中的人物形象和真实的历史人物都能一一相对应吗?

这要分两种情况来说,第一种情况是,单一原型的人物。如江雪琴的原型是重庆地下党的交通员江竹筠,李青竹的原型是中共万县县委副*李青林,成岗的原型是《挺进报》特支*陈然,“疯老头”华子良的原型是韩子栋,他在狱中长期装疯,他历史上和重庆地下党没有发生过关系,而且,他在1947年就越狱逃脱了。作品中有关他在解放前夕的种种经历都是虚构的。

第二种情况是,在多个原型人物的基础上,综合、提炼,加工而成的。如许云峰的形象是以罗世文,许建业等烈士为主要原型创作的。罗世文是中共四川省委*,许建业是重庆市工委负责工运的委员。而叛徒甫志高的形象则是以刘国定、冉益智、任达哉、李文祥等多个真正的叛徒为原型塑造的。刘国定是原中共重庆地下党工委*,冉益智为副*。他们都是被捕后叛变的。

三、红岩烈士都是中共党员身份吗?

据相关部门统计,重庆红岩烈士共有285人,其中共产党员共计161人,占烈士总数的57%。民盟盟员共计25人,其他民主党派和进步群众共计99人。

红岩第十九章概括200字,红岩概括200字全文(3)

这些烈士部分人是被公开枪*的,大部分人是被秘密*害的,还有少部分人是在狱中被折磨致死的。年龄最小的烈士叫宋振中,他就是小说《红岩》中的“小萝卜头”。他牺牲时年仅八岁。

红岩第十九章概括200字,红岩概括200字全文(4)

在285位烈士中,有60人是在1982年被追加评定为烈士的。这60人之所以在建国初期没有被评为烈士,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证明身份的材料缺失。许多从事地下工作的同志都是单线联系,连名字可能都是化名,知道其真实身份的人不多。如“军统电台特支案”中的张露萍、冯传庆、张蔚林等七人就是打入军统内部后组成的中共特别支部,他们只接受中共南方局的直接领导。因而,当他们的身份暴露牺牲后,局外人都以为是军统内部“违纪”人员被处置。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才在当年中共南方局主要*之一的叶剑英亲自过问下,他们的真实身份才大白于天下。另外,受当时政治气氛的影响而没有被评为烈士,如数名“托派”身份的死难者。他们中间最引人注目的就是王振华和黎洁霜夫妇,两人在抗战期间因从事反蒋抗日活动而被捕。在“重庆11.27”大屠*的当天,俩人及他们在狱中所生的两名幼子一同被*害。只因王振华参加过“托派”组织,所以,夫妻两人在1949年的时候都没有被评为烈士。

向为革命事业英勇牺牲的先烈们致敬!

感谢阅读!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