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艳玲的戏曲,张艳玲全部唱段

首页 > 书籍文档 > 作者:YD1662024-02-05 15:31:04

第三十一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武戏夺魁

文武并重展现戏曲之美

作者:钟英(沈阳师范大学副教授)

日前,第31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揭晓,15朵新晋“梅花”在广州齐绽放。本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评选中,“大武生”郝士超凭借《郝士超折子戏专场》以票数排名第一的好成绩成功“摘梅”,让致力于戏曲传承和热爱戏曲的人们倍感振奋。

“三四人千军万马,六七步万水千山。”武戏,被称为戏剧舞台上不可缺少的“半边台”,它以翻腾跌扑及把子功夫的技巧美、身段工架的塑形美、集体配合的构图美,为人称道。武戏之美,荡气回肠、扣人心弦,于舞台方丈地演绎千军万马,一招一式间舞出百味人生,展现出中华美学特色和独具优势的艺术表现力。它是很多人尤其是不少孩子被戏曲吸引,进而打开戏曲之门,走进戏曲世界的一把钥匙。仅以人们耳熟能详的传统武戏《三岔口》为例,京剧、川剧、汉剧、秦腔、豫剧、昆曲等多个剧种多个版本常演不衰,不仅成为一代代中国孩子的启蒙戏,而且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让世界看到中国戏曲的无限魅力。

戏曲艺术之所以受欢迎,正是因为它有文有武。缺文则没有文化,缺武则没有精神,只有文武兼备,才能精准传达我们中国人的精气神。但是,由于武戏技术难度大,人才培养周期长、成材率低,演员易受伤、舞台活跃周期短,排演相对耗时耗人耗力等多方面原因,武戏传承一度面临较大挑战。曾经有一段时间,武戏演员青黄不接,武戏剧目日渐萎缩,尤其随着老一辈艺术家的相继离世,许多武戏剧目和“独门绝技”鲜见舞台、几近失传,这种情况引发了戏曲界的普遍担忧。

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关于新形势下加强戏曲教育工作的意见》《关于戏曲进校园的实施意见》《关于深化国有文艺院团改革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为激发创新创造活力、繁荣发展戏曲艺术作出重要制度设计,为戏曲传承发展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特别是文化和旅游部连续多年实施“中华优秀传统艺术传承发展计划”,开展“名家传戏——当代戏曲名家收徒传艺”工程,明确指出,“鼓励濒危剧种以及武生、武旦、武净和丑行表演艺术家优先申报”“鼓励各剧种表演艺术家传授能突出体现本剧种剧目特色和濒临失传的传统经典折子戏”,及时回应了武戏如何传承这一迫切问题。

武戏传承讲究口传心授,“名家传戏——当代戏曲名家收徒传艺”工程,从全国遴选100名京剧、昆曲、地方戏表演艺术家,采用“一带二”的方式传戏,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每位艺术家向2名学生传授2出经典折子戏。比如京剧界会集刘习中(武丑)、张幼麟(武生)、贺春泰(武净)、张艳玲(刀马旦)等武戏名家大家,这些老艺术家倾囊相授,为京剧武戏发展培养了一大批青年后备人才。如今,越来越多的青年演员成为各大院团的中坚力量。

武戏向好发展表现在方方面面,比如《南界关》《朝金顶》等一大批绝迹舞台多年的代表性传统剧目重现舞台;京昆艺术群英会武戏专场等众多武戏专场接连上演;新创京剧武戏《大刀王五》等获得广泛认可。而在本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角逐过程中,来自河北梆子剧院的演员郝士超以精湛的技艺展现了一名青年武生的时代担当。他在近2个小时内,分别演绎了折子戏昆曲《林冲夜奔》、河北梆子《野猪林·白虎堂》与《瓦桥关·血战瓦桥》。这三出折子戏文武并重,涵盖了戏曲表演程式“唱念做打”全方位的技术技巧,而且集长靠武生、短打武生、箭衣武生于一体。昆曲的载歌载舞、梆子声腔的慷慨激昂、大段的贯口念白,都极其考验一名武生演员的艺术造诣和专业功底。作为中国戏剧表演领域的最高奖,中国戏剧梅花奖旨在表彰和奖励优秀中青年戏剧表演人才、繁荣发展戏剧事业。每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的评选,不仅能够集中展现中国戏剧事业的阶段性发展成果,为广大人民奉献更多精品剧目,而且能够通过挖掘和推出戏剧人才,推动中国戏剧的传承与发展。郝士超成功“摘梅”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我国在武戏传承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果。

文武并重是中国戏曲的特色,行当发展失衡,不但会导致传统技艺与剧目的失传,而且会造成承继断层与人才流失,最终出现戏曲艺术体系中相应形象系统与表演程式系统的缺位。传承武戏,促进戏曲艺术全面健康地发展,既是全面振兴传统戏曲艺术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武戏,要让青年演员挑大梁、当主角,建设武戏人才梯队,让武戏传承后继有人。

“青年演员有戏唱,有登台展示的机会,积极性和干劲儿自然就能调动起来。”不少老艺术家与戏曲院团负责人都曾强调,青年武戏演员最需要的是机会。如何为青年武戏演员提供更多锻炼和展现的机会?一方面要加强武戏剧目储备。一出戏能救活一个院团,一出群体武戏能调动一个院团整个武戏群体。要通过复排经典剧目、创作新编剧目,让武戏不只停留在折子戏、垫场戏,让越来越多的“大武戏”、经典传统武戏、新编创排武戏登台亮相,确保更多年轻演员从练功房、排练场走上舞台,达到以戏带功、以功促戏的效果。另一方面要让武戏演员有用“武”之地。通过戏曲展演等大型舞台,戏曲进校园、戏曲进乡村等惠民活动,充分调动武戏演员的积极性,让他们在与观众的对话中建立自信,找到自我价值,逐渐成长为德艺双馨、可堪大任的文艺工作者。

《光明日报》( 2023年06月21日13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