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艳玲脚踏实地,张艳玲好漂亮

首页 > 书籍文档 > 作者:YD1662024-02-05 15:43:15

张艳玲脚踏实地,张艳玲好漂亮(1)

她,是一名共产党员,把群众当亲人、为群众谋幸福是她坚守的初心;

她,是一名护士,救死扶伤、为患者解除痛苦是她的天职;

她,是一名扶贫干部,感冒发烧走不动路时,第一时间选择的不是去医院,而是坚持到村里开展扶贫工作;

她,为人女、为人妻,更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却不顾家庭繁忙,奔赴扶贫第一线;

她,就是渑池县中医院护理部主任、坡头乡汪坟村扶贫专干张艳玲。几年来,她似一朵 “铿锵玫瑰”,绽放在山野田间。

一心为民,把扶贫路当作长征路

“在我驻村满一年的那天,我的汽车仪表盘的里程数正好增加了5000公里,我简单地发了一个朋友圈:‘我心中的长征,驻村一周年愉快’。”不久前,张艳玲在她的扶贫心得里这样写道。

作为一名“70后”,张艳玲1993年便投身到护理一线,成为了一名白衣天使,这一干就是26年。26年来,她从临床护士到护士长,再到护理部主任,一步一个脚印,始终遵循“护理以人为本,关爱从心出发”的理念,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赢得了广泛好评。

2018年9月,按照县里驻村帮扶单位调整,县卫健委党组决定由县中医院和县妇幼保健院联合分包坡头乡汪坟村驻村帮扶工作。在得知这一情况后,身为党员的张艳玲第一时间提交了申请,经过组织综合考量后,如愿成为汪坟村驻村帮扶工作联络员和扶贫专干。

昏暗破旧的村室,尘土飞扬的泥路,群众艰苦的生活环境……这是张艳玲对汪坟村的第一印象。在来到汪坟村之前,她只是南村乡关底村的一名帮扶责任人,帮扶的只是两户贫困户。而来到汪坟村,面对着全村336户1361人,还有49户94名贫困人口的现状,她不仅感受到了肩上沉甸甸的压力和责任,还面临着群众的疑虑。

“你想干啥?你能干成啥?这里的环境不适合你。”村干部和村民的质疑声不绝于耳。张艳玲明白,大家是没把她当回事,不相信她的能力。

越是这样,张艳玲越暗下决心要干出个样子来。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统统在她心中化作无穷的力量。抓紧时间进行摸底调查,不断完善贫困户信息档案,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贫困户的脱贫规划……就这样,张艳玲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开始了自己的扶贫“长征路”。

张艳玲脚踏实地,张艳玲好漂亮(2)

入户走访,找准贫困症结、弄清群众需求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刚进驻汪坟村,张艳玲就开始入户走访。汪坟村每个自然组相距非常远,往往走了很久,才能见到一两户,但是她从来没有因为远而放弃。到贫困户家里时,她不仅拿着个本子问东问西,还脱下外套帮忙扫院子;贫困户不在家,她就去两次、三次;贫困户农忙时,她就到田地里边干农活边聊天。随着走访次数的增多,村民们慢慢熟悉了这位城里来的女护士。

“对人很热情,大老远就能听见她的笑声。”一位贫困户说,艳玲每次入户就嘘寒问暖,对他们都很关心。

凭着这股韧劲和热情,一个多月里,皮肤晒黑了,双脚磨起泡了,但她对村里的精准扶贫建档立卡贫困户基本情况却了然于心,哪家有几口人、什么原因导致贫困、主要困难是什么,她都记在心上。“村民们都很淳朴,如今他们家里有什么事,都会找我诉说。”张艳玲说。

张艳玲脚踏实地,张艳玲好漂亮(3)

扎根基层,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

张艳玲深知,要脱贫就要发展产业,发展产业才能有“造血”功能,只有通过产业和技术,才能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从而实现长足发展,保证他们在脱贫以后继续有稳定持续的收入。经过实地调查,张艳玲坚定地支持汪坟村以烟叶、花椒和中药材种植为主导产业,并与村干部一起积极带领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大力发展这些主导产业,早日实现稳定脱贫。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汪坟村种植烟叶1100亩、花椒850亩、中药材80亩,产业发展已初具规模。

群众的困难就是自己的困难。入户过程中,张艳玲发现部分村民仍在饮用下雨时储存的地窖水,储存时间一长,水就发腥发臭,同时也存在未消毒、卫生状况未达标、重金属超标等饮水安全问题。于是,她和村委干部积极到县水利部门争取项目支持,在村里打了一口深水井,修建了两个储水池,实现了群众从“饮水难”到“饮水甜”的实质性转变。

群众的需求就是工作的动力。从汪坟村通往赵古庄组,有一条凸凹不平的土路,当地群众形容说:“晴天一路土,雨天一路泥。”给村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不便,也制约着当地经济的发展。张艳玲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为此她和单位领导到县交通等部门,申请资金40余万元,硬化赵古庄组1.3公里乡间公路,并上报县级行业部门申请开通了汪坟村到县城的公交车线路。

张艳玲脚踏实地,张艳玲好漂亮(4)

真情帮扶,做群众的贴心人

除了帮助村民发展产业、脱贫致富,张艳玲还始终坚持进行“贴心式”帮扶,努力把汪坟村变成幸福村。

由于她的深入走访和真诚待人,汪坟村的村民们看见她都会热情地打招呼,有的村民还会邀请她去家里做客,村民有些不愿或不方便给村干部们说的心里话也愿意跟她讲讲。2018年11月,村里的一位贫困户半夜心绞痛发作,他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张艳玲。张艳玲接到电话后,立即连夜联系救护车,并跟随救护车来到该贫困户家中,把该村民送到县内一家医院,经过及时抢救治疗,使病人转危为安。他的家人当时拉着张艳玲的手,激动得说不出话来。2018年9月,她帮扶的贫困户家的女儿考上了理想的大学,为送上祝福,当天她就开车赶到了贫苦户家里,把500元钱送到孩子手中,告诉她“要好好学习,有困难尽管给我说”,并祝她学有所成,回报父母、回报社会。

与此同时,为培育乡村文明新风尚,张艳玲先后向所在单位渑池县中医院申请资金5万余元对汪坟村的村容村貌、户容户貌、村居环境进行了大幅度改善,并为村卫生室购置了血压计、听诊器、检查床等医疗仪器设备。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如今,走进汪坟村,宽敞明亮的村室院子里高高飘场着五星红旗,生动的党建、扶贫宣传墙更是坚强的引领,烟叶、花椒、中药材种植等产业红红火火,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高。

时刻把村民冷暖放心上,带领大家迈向脱贫致富路。一年来,张艳玲满怀激情地奋斗在脱贫攻坚一线,在脱贫攻坚战役中充分展现了巾帼风采,成为大家公认的“铿锵玫瑰”。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甘做扶贫路上一滴水!”谈起今后的工作打算,10月11日,张艳玲掷地有声地在全县脱贫攻坚大会上向37万仰韶儿女作出了庄严承诺!(段涛)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