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抵来说,目前十分之九的书籍是专以骗钱为目的的。——这是叔本华对书的整体评价,我们无需对其进行褒贬,因为我们还不知道眼前的这座山到底是冰山还是火山。
他排斥十分之九的书就是提倡十分之一的书,姑且将前者称为“劣书”,后者称为“劣良书”。将书分为良与劣的标准基于对作者的评价,对作者的评价标准是作者有无对所写话题进行思考。他将作者分为流星、行星和恒星,其意不言自明。
1852年64岁的叔本华(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删除)
任何人的思考都有原因,叔本华将思考兴趣发生的原因分为两类:纯粹性思考和主观性思考。主观性思考是与自己有关的事情引发的思考兴趣。纯粹性思考是对宇宙万物产生的兴趣,这类人的思考就像呼吸与眨眼睛一样,纯属生理现象,叔本华字里行间充满着对拥有纯粹性思考之人的赞扬。叔本华谴责很多作者写书时并不进行思考,其书也不可能为读者带来真正的营养,这真正的营养是什么呢?就是思考。以“生存”这个问题为例,除极少数的人外,一般人对这个问题没有丝毫感悟,甚至尽量避开它,觉得与其讨论此问题,倒不如把这些心思用在和自己有切身关系的事情上。或者,仅取俗世哲学的一个体系,来满足大众。讲问题总是采用模糊化的方式打太极。
正是世界上并非都是在思考的人,所以会充斥着令人心惊肉跳、毫无目的的噪音,“造物者在创造人的时候,如果能尽如我们所愿,实在不应该给我们安上耳朵,或者,至少能在我们耳里装置上空气不能通过的“覆皮”,像蝙蝠一样(关于这点,我实在非常羡慕蝙蝠)。”
叔本华
除了作者毫无思考的原因之外,叔本华还谴责文艺杂志助纣为虐没有维持好“胜优汰劣”的职责。众多的出版商和作者串通一气,只为了钱而进行出版。
既然有了这个“十分之九”原则,选择书也是一件费心的事情了,稍有不慎就会读了劣书。因此,我们读书之前应谨记“决不滥读”的原则,不滥读有法可循,就是不论何时凡为大多数读者所欢迎的书,切勿贸然拿来读。例如正享盛名,或者在一年中发行了数本的书籍都是,不管它属于政治、宗教,还是小说、诗歌。你要知道,凡为愚者写作的人常会受大众欢迎。不如把宝贵的时间用来专读伟人已有定评的名著,只有这些书才是开卷有益的。
这个观点和我极为相似。我的读书原则可简称为“三不读”:生人之作不读,高官之作不读,商人之作不读,无名之作不读。生人有运,惧其学不称位英名不保;高官有权,惧其以权压学众口铄金;商人有财,惧其使财污学令人捉刀;无名而书富者,非疯即庸,无足可观!或以此法偏执,吾自得其乐。
中国也有众多名家曾经提出了自己的读书法,但细细想来,自己既未读过一本书又如何能够武断地贬低这本书呢?某人的观点到底值不值得借鉴?又值得借鉴多少呢?各种不同的选书法都是其人在读书破万卷之后的总结,具有很强的个人色彩——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有方向而无定论的。永远不会有一个最合理的书单,但这个书单上都应有《论语》《圣经》《希腊神话》是毫无疑问的,众多的垃圾被遗弃也是毫无疑问的。
年轻时期的叔本华
垃圾堆是一个“无限集”,但我们可以列出几个代表,很多佛家法师写书都是为了赚钱的,里面什么佛法也没有,弘扬的不是释迦牟尼佛,也不是达摩祖师,而是心灵鸡汤。抑或他们在从通俗路线弘扬佛法,作品外表虽非袈裟,其内却是割肉喂鹰的佛心,以我浅短之鼠目实不能窥其一二真意,佛法广大由此可知矣!“我的写作不是为了增加现有书籍的数量”的价值观是不适合这类人的。
希罗多德记载,波斯国王泽尔士一世眼看着自己的百万雄师,想到百年之后竟没有一个人能幸免黄土一杯的愿运,感慨之余,不禁滋然泪下。”我们再联想到,书局、出版社那么厚的图书目录中,十年之后,许多书籍将没有一本还为人所阅读时,岂不也要有潸然泪下的感觉?
多少人在被我们埋没呢?叔本华在“艺术王国”意大利发现拉斐尔的画作《圣母画像》长年挂在官延牌仆家的墙壁上。莎士比亚的价值也未被同时代的人所认识,甚至一张逼真的画像都未留下,只留下一些不可靠的图像,一座粗劣的雕像,还有一座被破坏了基座的半身像。我们能看到的莎士比亚的真迹也只有两个法律上的签名——叔本华举此两个被其所在时代埋没的杰出人物。代不乏人的悲剧前有古人,后有来者。
叔本华极力倡导常读古书,读古人的原著。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感觉叔本华就像是我的一部分,如果这么说不是给自己脸上贴金的话,我是要这样大声说的。“好语已被古人说尽”,众多道理也已经被古人说过,若不能有所创新,不妨去看古书而少读垃圾书。而这个“古”中也有选择标准,浅显地说就是已有定评的伟人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