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随意插手的生活,是孩子的噩梦
米粒妈之前看到一个故事,一位妈妈在家里安装了摄像头,只是为了通过手机随时监视小学一年级的女儿。
女儿一旦有坐姿不端正,她就会通过摄像头的对讲功能大喊:“坐直一点。”
甚至发现女儿没有学习的时候,就直接对家里的智能音箱喊话。
说实话,米粒妈看到这个故事,浑身起鸡皮疙瘩,这样被监视的孩子,比坐牢还要可怕。
没有人喜欢自己时时刻刻被审视,孩子同样如此,因为他也是独立的个体。
可很多父母却总是忽略这一点,认为只要孩子听自己的话就一定可以拥有完美的人生。
《妈妈的悔过书》一书中,作者李柳南就讲述了这样的经历。
在韩国,升学之路更卷,李柳南为了让孩子考入顶尖名校,更是付出了全部心血。
督促孩子上数不清的课外补习班,为了拿到优秀的平时成绩,替孩子写演讲稿,逼孩子一遍遍背诵,要求孩子必须进入学生会......
可以说,李柳南让孩子走的每一步都踩在了“得分点”上,而对于那些可能让孩子“失分”的项目,则是严厉拒绝。
她剥夺了孩子所有的爱好,无视孩子想要休息的要求,更不管孩子有多大的内心压力,只要求孩子必须按照自己的计划一步步向前。
这一切的确成果显著,一双儿女成绩优异,进入名校已是板上钉钉。
可她还没来得及享受这份喜悦,两个孩子就相继从高中退学,并且将为他们付出一切的母亲视作仇人。
一开始李柳南委屈、愤怒,可直到后来她才意识到,自己从来没有给孩子任何选择的权利,这一次的选择,只是孩子的复仇。
一直被母亲控制的两个孩子,心理已经不再健康,他们无法像其他孩子一样正常学习、生活,满脑子都是如何摆脱母亲。
可幼小的孩子哪有什么办法,他们只能放弃妈妈最看重的学习,不惜以毁掉自己的前途为代价。
米粒妈觉得,李柳南爱孩子,只不过她的爱是将孩子死死按住,强迫孩子接受一切。
可是她越给,孩子就越挣扎。
正如心理学家许添盛所说:一切“问题”都根源于,父母用控制代替尊重,用命令代替启发,用怀疑代替信任,让孩子的生命找不到出路,找不到爱。
尊重孩子的选择,引导成长方向
父母的不理解其实并不会让孩子伤心,真正让孩子难过的是,父母不仅不理解,还强硬的要求孩子放弃兴趣。
其实,面对孩子的爱好,米粒妈总觉得尊重比控制性价比更高。
一位妈妈也深谙此道,在网上发帖询问如何帮孩子买明星专辑,想要了解女儿喜欢的东西。
有很多人热心帮忙,羡慕这位妈妈的孩子,也有人担心这样会让孩子没有心思学习。
但妈妈却也有自己的打算,她说自己和女儿有约定,专辑只是对女儿阶段性成长的鼓励,她支持女儿的爱好,同时也会在平时的生活中,引导女儿以更好的人为榜样。
纪录片《小小少年》里,殷然同学的妈妈也抱着同样的想法。
11岁的男孩殷然,最大的爱好就是养昆虫,家里一堆装昆虫的盒子,米粒妈觉得,这研究场景任谁看了都忍不住头皮发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