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草惊蛇】 dǎ cǎo jīng shé
[典故]南唐时,有个叫王鲁的县令,在任期间,贪赃枉法,到处搜刮钱财。一次,有人控告他的一个手下贪污受贿。他看了状子后,发现他手下所犯的事,大都与自己有关,他吓得浑身发抖,脱口说道:"你虽然打草,我已经蛇惊。”
〔繁体〕打草驚蛇
[词义]打的是草,可惊动了藏在草丛里的蛇。比喻做事不谨慎、不严密而惊动了对方。[出处]宋·郑文宝《南唐近事》:"鲁乃判曰:汝虽打草,吾已惊蛇。'为好事者口实焉。"
[近义]风吹草动
[反义]引蛇出洞
[例句]这条线索太重要了,千万不能打草惊蛇。
[用法]①多含劝阻或否定的意味。②往往作"怕"、"避免"一类词的宾语。
【大惊失色】 dà jīng shī sè
〔繁体〕大驚失色
[词义]失色:脸色失常。大吃一惊,变了脸色。形容非常惊恐。
[出处]汉·班固《汉书·霍光传》:"群臣d à
皆惊愕失色。"明·吴承恩《西游记》五四回:"女王闻言,大惊失色。"
[近义]①心惊胆战②惊慌失措
[反义]镇定自若
[例句]几个窃贼一听到警车急鸣,大惊失色,丢下赃物四散奔逃。
[典故]西汉时期,昭帝去世,因他无子继位,辅政的大司马霍光以皇太后的诏书迎立武帝之孙昌邑王刘贺继位。但是,刘贺即位后十分昏庸,霍光便同大司农田延年商议选贤重立。一次,霍光召集群臣开会,揭露了刘贺的昏庸行为。群臣听了,个个大惊失色,话都说不出来了。后来,另立了新君。
【得过且过】
[典故],五台山有一种奇怪的动物,叫寒号鸟。它长得有点像蝙蝠,有四只脚,有两扇肉翅,但不能飞。盛夏季节,它全身长满羽毛,绚丽丰满。这时候它的叫声特别动听,好像在说:"凤凰不如我!凤凰不如我!”可是,天气一冷,它的羽毛就全掉了,显得十分难看。它不会垒窝,在寒风中缩成一团,叫声凄惨,好像在叫:"哆罗罗,哆罗罗,冷死个我,等天明搭个窝。"可是,第二天太阳出来了,它又不去搭窝了,晒着太阳,眯着眼睛,好像在哼道:"得过且过………得过且过……”寒号鸟就这样一天一天地混下去。一天,寒流突然袭来,寒号鸟被冻死了。
[词义]过一天算一天,不进行长远打算。也指工作马虎应付,不负责任。
[出处]明·陶宗仪《南村辍耕录》一五卷:"比至深冬严寒之际......遂自鸣曰:得过且过。'"
[近义]苟且偷生
[反义]一丝不苟
[例句]生活上得过且过,仅只不利于自己;工作上得过且过,却有害于社会。
[用法]多用于形容人胸无大志、不求上进或稀里糊涂混日子。
【颠倒黑白】 diǎn dǎo hēi bǎi
〔繁体〕顛倒黑白
〔贬义〕
[词义]把黑的说成曲事实,混淆是非。
[出处]《诗经·小雅·青蝇》:"营营青蝇,止于樊。岂( kai )弟( ti )君子,无信谗言!"汉·郑玄笺:"蝇之为虫,污白使黑,污黑使白,喻传人变乱善恶也。"清·彭养鸥《黑籍冤魂》七回:"公事大小,一概不问,任着幕宾胥吏,颠倒黑白。"
[近义]颠倒是非
[反义]是非分明
[例句]小王气愤地喊:"他是这么告诉你的?这简直是~!"
[用法]①常与"混淆是非"连用。②多含驳斥、指责意味,语意较为强烈。
[典故]战国时,楚国的大诗人屈原为人正直,但却遭到奸伺小人的陷害,被流放到边远的地方。楚国也因而变得越来越衰弱。被流放的屈原在他投汨罗江前写的《怀沙》中,这样描写了当时楚国的情况:现在的楚国是黑白颠倒,上下错乱。好人(凤凰)被关在笼子里,坏人(鸡鹜)则逍遥自在,为非作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