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从资本的本质到资本的市场现象的过程,其实质就是资本在流通和分配过程中各种社会权力分割全社会的剩余价值的过程。这个过程由各种对立统一的运动构成。一是商品价格趋向于价值的过程(通过劳动力的流动来实现),另一是使产品的市场价格偏离劳动价值的过程,后者是各种社会权力(金融权力、自然资源所有权、知识产权等等)分割价值所导致。
由此对立统一过程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结果,由市场权力结构的相对均衡状态所决定,而这是远离平衡态(价格等于价值的状态)的条件下的相对均衡。要然上述从本质 到现象的过程的基本轮廓,可以通过如下几个理论环节来刻画:资本流通现象、资本利润现象、金融资本现象、超额利润转化为地租现象。
资本流通现象
具有同一本质的资本在社会各部门中进行流通与分配,形成了各种“资本形态”,并且进而形成各种市场现象。首先,从总体上形成了资本的“两大部类”:第一部类(负责生产资料的生产)和第二部类(负责生活资料的生产),而每一部类的资本都有三个形态一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从微观上说,流通过程必须付出流通费用,而这些流通费用被用来开拓新的经济空间,由此产生系列流通过程的现象。
从宏观上说,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在这两大部类中和三个资本形态中持续不断地、均衡地循环流转才能使社会再生产持续地、均衡地进行。然而这种流转不可能是持续和均衡的。在此流通过程中,必然发生货币资本周期性储蓄与投资,由此造成生产资本的周期性停滞与扩张,同时造成第一部类与第二部类的生产和销售的周期性的波动,形成了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非均衡性发展现象。而从"商品资本”W转化为“货币资本”G则面临着“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但一定是商品所有者”0。由于资本积累与贫困积累的矛盾,这种“惊险的跳跃”会遭受总体上的普遍的失败,从而形成过剩性危机。
有机构成不同的资本也形成了资本的不同形态。剩余价值是由可变资本的载体-一劳 动力所创造的,然而不生产剩余价值的不变资本为劳动力提供了劳动条件,它也同样要求分割由劳动力创造的价值。因此全社会的所有资本一-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一一都要分割全社会所生产的剩余价值,由此产生了社会总体上的资本利润平均化趋势,有机构成高的部门的资本要分割有机构成低的部门所生产的剩余价值,由此形成了偏离产品价值的生产价格。
而随着社会总体的有机构成不断提高,这种社会总体的平均利润率将会不断下降,由此产生了“利润率下降” 的趋势。另一方面,在这种总体上的利润平均化和利润率下降的趋势下,每个别资本总是力图获得超过社会平均利润的超额利润,由此形成了各个资本偏离利润平均化状态的非平衡趋势。这两种对立统一的趋势,形成了形形色色的资本利润现象。
金融资本现象
资本是通过预付价值来生产剩余价值的,因此必然要通过信用来进行社会融资,以创造流动性来推动社会生产和经济运行。同时,由资本积累与贫困积累所产生的过剩性经济危机,需要创造流动性来舒缓。由此产生以信用为基础,以利息、股息等为回报的金融现象。在当代,则产生了以对未来剩余价值的分割预期为信用基础,将缺乏流动性的资产进行整体打包的证券化,通过出售证券来创造流动性的虚拟经济。这些形形色色的金融资本是由产业资本衍生的各种资本形态,资本权力衍生出金融权力,而金融权力反过来支配全社会乃至全球实体资本,产生了全球错综复杂的金融资本现象,使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获得了新的表现形式。
地租现象
资本总体上的利润平均化趋势和利润率下降趋势建立在各个资本的个别利润围绕平均值波动的基础上。个别资本通过使用特殊资源而获得超过社会平均利润的超额利润,导致这类资源产权必然分割剩余价值而转化为地租。特殊部门占有特殊资源而得到的超额利润转化为绝对地租,使用不同等级的同类资源而得到的超额利润转化为级差地租,同一产品的产业链的不同环节之间的超额利润则转化为知识产权的价格。
高地租导致部分资本专门通过买卖产权攫取超额利润,形成了“产权游资” 与产业资本之间的矛盾。由此形成了当代经济的一系列现象。于是,资本系统中通过资本流动实现的总体上的利润平均化趋势,与各个资本的个别利润打破利润平均化趋势之间的对立统运动,造成了产权租金与产业资本之间的矛盾运动。其最后结果,形成了普利高津耗散结构理论所说的“远离平衡态的均衡”。
彼总而言之,《资本论》是关于当代市场权力结构的生成与演化的深层理论,劳动价值是这种市场权力的来源与基质,货币是市场权力的符号载体,而资本权力(包括金融资本权力)则是这种市场权力的最主要的当代形式。一切当代经济现象都是各种复杂的市场权力结构产生的结果。因此,这一深刻理论一旦与现实相结合,便在实践中获得鲜活的理论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