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环境人口容量最主要的因素是,环境人口容量存在着哪三种观点

首页 > 上门服务 > 作者:YD1662023-06-27 11:27:28

36.对上海市综合常住人口影响最密切的指标是()

A. 土地资源 B. 淡水资源 C. 经济发展水平 D. 垃圾处理能力

37.下列提升人口容量的措施中,有利于提高上海市今后人口容量的合理措施有()

①减少人均建筑面积,提高人口密度 ②开发新的水源地,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③大力发展科技,加速产业结构的升级 ④改变居民生活方式,将居民迁往郊区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和解析

1~2.【答案】B、A

【解析】

1. 【分析】
本题考查影响西藏地区环境承载力的首要因素,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及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正确读图并掌握自然资源是影响区域环境承载力的首要因素。
【解答】
读图可知,水资源的环境承载力大于土地资源的环境承载力,因此影响西藏地区环境承载力的首要因素最可能是土地资源,经济结构和生活水平会影响环境承载力,但自然资源才是影响地区环境承载力的首要因素, B 正确, ACD 错误。
故选 B 。
2. 【分析】
本题考查区域人口合理容量,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及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正确读图并掌握人口合理容量的含义。
【解答】
人口合理容量是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的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读图可知,保持现有发展模式,西藏地区的土地资源最大承载力为 3. 亿人,即保持现有发展模式西藏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 4. 亿人,而人口合理容量应小于环境人口容量, A 正确, BCD 错误。
故选 A 。

3~5.【答案】C、B、C

【解析】

3. 【分析】
本题考查中国人口的迁移,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解答】
根据图中数据显示,该省区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增加的很快,说明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城市化进程快,城市地区就业机会增多,外来人口迁入较多,造成该省城镇人口比重不断上升,主要影响因素是经济因素。 C 对, ABD 错。
​故选 C 。 4. ​【分析】
本题考查 2016 年起中国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的影响,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会使出生率增加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会使出生率增加,总人口数量增加;出生率增加,缓解人口老龄化,有助于人口年龄结构优化;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有资源、地区开放程度、经济发展水平、科技水平、消费水平等。出生率增加对人口合理容量没有影响;家庭人口规模增大。综上所述,故 B 正确, ACD 错误。
故选 B 。
5. 【分析】
本题考查城市化的标志,旨在考查学生读图获取信息的能力。掌握城市化的主要标志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城市化的标志有: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增加;城市人口数量增加;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其中最重要的衡量城市化的标志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C 正确, ABD 错误。
​故选 C 。

6~7.【答案】B、C

【解析】

6. 【分析】
本题考查该省级行政区地理环境特征,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应用知识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分析材料提取关键信息。
【解答】
A. 由图可知,水资源承载力远高于当地人口数量,限制当地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不是水源 , A 错误。
B. 该行政区面积为 7. 万平方千米,面积较大,为西藏,当地土地资源承载力极低,当地生态环境脆弱,农业以畜牧业为主, B 正确。
C. 人口稀少,地广人稀, C 错误。
D. 工农业不发达,经济落后, D 错误。
​故选 B 。
8. 【分析】
本题考查当地可能大力发展的产业,旨在考查学生调动相关知识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分析材料提取关键信息。
【解答】
根据材料可知,当地水资源、水环境承载力较高,土地承载力较低,不适宜大力发展土地利用面积较大的产业,如造纸及纸制品业、电力热力生产供应业可排除,当地水能丰富适宜发展电力热力生产供应业,旅游资源丰富,适宜发展旅游业和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C 正确, ABD 错误。
​故选 C 。

8~11.【答案】B、B、D、A

【解析】

8. 【分析】
本题考查“婴儿潮”较明显的时间段,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及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熟练掌握“婴儿潮”较明显的时间段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图示 1950 ~ 1983 年间抚养比较高,而此时间段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极低,说明此时间段内少儿人口比重较高,即出生率较高。 A 、 B 两项的两个时间段比较而言, 1960 ~ 1970 年间抚养比更高,故“婴儿潮”较明显的是该时段。故 B 正确, ACD 错误。
​故选 B 。
9. 【分析】
本题考查人口数量变化的有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及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熟练掌握人口数量变化的有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依据材料中概念可知,抚养比与劳动年龄人口数量负相关,图示抚养比最低时期又是就业比最高时期,就业比越高表明劳动年龄人口比重越大,故 B 正确;注意就业比指的是劳动年龄人口与总人口的比值,与就业无关,故 A 错误; 2015 年以后,我国人口出生率下降、但老龄化加剧,故抚养比增加,故 C 错误;劳动力不足导致就业比下降,而不是就业比下降导致劳动力不足,故 D 错误。
故选 B 。
10. 【分析】
本题考查“人口负债”应采取的措施,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及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熟练掌握“人口负债”应采取的措施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由题意可知,人口负债是指劳动年龄人口比重较低、抚养人口比重较高的现象。针对劳动年龄人口减少,可延长退休年龄增加劳动年龄人口,以及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减少对劳动年龄人口的需求;针对抚养比较高,应建立健全城乡养老保险制度,减轻抚养负担。我国人口总量大,不适宜全面放开生育政策,目前我国只是全面放开二孩;而限制劳动年龄人口向国外迁移不现实。故 D 正确, ABC 错误。
故选 D 。
11. 【分析】
本题考查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及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熟练掌握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人口合理容量与资源、科技水平、对外开放程度正相关,与消费水平负相关,故人口容量增加可能得益于科技和对外开放的提升。注意近 30 年来,我国自然环境和资源条件总体呈下降趋势。故 A 正确, BCD 错误。
故选 A 。

12~13.【答案】D、B

【解析】

12. ​【分析】
本题考查影响人口出生率的因素,旨在考查学生提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掌握影响人口出生率的因素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
读图可知,江苏人口出生率低,西藏人口出生率高,影响出生率变动的因素归根到底是由社会经济条件决定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文化教育普及的地区,出生率就低,反之,出生率就高;一般说来,妇女就业率愈低,出生率愈高,反之出生率就低。西藏比江苏经济发展水平低,文化教育程度低,人口出生率高;西藏就业率低,人口出生率高。因为西藏总人口少所以育龄妇女人数少,不是出生率高的原因。综上所述,①④正确,②③错误。故 D 正确, ABC 错误。
​故选 D 。
13. ​【分析】
本题考查西藏环境人口容量较小的原因,旨在考查学生提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掌握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
西藏地处青藏高原,海拔高,高寒,缺氧,气候条件恶劣,不适宜人类生存,所以人口容量较小。故 B 对, ACD 错。
故选 B 。

14~16.【答案】D、A、C

【解析】

14. 【分析】
本题考查我国的人口问题,要求具备调动知识和获取材料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掌握严重老龄化的标准是解题关键。
【解答】
如果不调整生育政策,我国 2025 年人口规模最大,随后开始减小,故 A 错误;经过计算, 2000 年 65 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小于 10 %,故 B 错误; 15-59 岁人口占总人口数量下降始于 2020~2030 年之间,故 C 错误;根据表中数据计算, 2010 年 65 岁及以上的人口比重约为 15. %, 2020 年 65 岁及以上的人口比重约为 16. %,根据严重老龄化的标准, 65 岁及以上的人口比重超过 10 %,故进入严重老龄化阶段始于 2010~2020 年之间, D 正确, ABC 错误。
故选 D 。
17. 【分析】
本题考查我国调整生育政策的主要目的,要求具备调动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了解我国人口政策的影响。
【解答】
由材料可知,我国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有助于提高出生率,同时缓和了家庭喜爱男孩的传统,有助于改善人口性别结构,故 A 正确, BCD 错误。
故选 A 。
18. 【分析】
本题考查中国的人口容量增加的原因,要求具备调动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了解影响人口容量的因素是解题关键。
【解答】
环境人口容量与资源、环境、科技水平等因素有关,中国的人口容量较 30 年前有一定程度的增加,这可能得益于我国生产力和科技水平的大幅提高,②对。自然环境和资源条件改善不明显,①错。地区开放程度的极大改善,扩大的可利用资源的范围,提高了区域的人口容量,③对。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环境人口容量可能减小,④错。故 C 正确, ABD 错误。
​故选 C 。

17~19.【答案】C、A、D

【解析】

17. 【分析】
本题考查从②到④时期该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特点,旨在考查学生调动相关知识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熟练掌握从②到④时期该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特点。
【解答】
读图可知,从②到④时期,人口增长率一直大于零,故该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特点是一直增多, C 正确, ABD 错误。
​故选 C 。
18. 【分析】
本题考查该地区大多数外来人口最可能进入的工厂,旨在考查学生调动相关知识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熟练掌握各类工厂的特点。
【解答】
该地区大多数外来人口学历水平较低,多为廉价劳动力,普通服装厂为劳动力指向型企业,故该地区大多数外来人口最可能进入的工厂是普通服装厂, A 正确, BCD 错误。
​故选 A 。
19. 【分析】
本题考查提高该地区环境承载力的有效措施,旨在考查学生调动相关知识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熟练掌握提高该地区环境承载力的有效措施。
【解答】
环境承载力指的是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资源、科技、消费水平对环境承载力有很大影响,消费水平与环境承载力成反比。利用区域外的资源可以增加资源量,从而使环境承载力得到提高。 D 正确, ABC 错误。
​故选 D 。

20~21.【答案】C、D

【解析】 20.本题主要考查环境承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深圳的交通和科技较为发达,随着人口的剧增,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的压力不断加大,故 C 符合题意, ABD 不符合题意。故选 C 。

21.本题主要考查影响环境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技发达和对外开放程度高有利于日本环境人口容量的提高。资源的利用和人口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的提高不利于日本环境人口容量的提高。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22~23.【答案】A、C

【解析】

22.【分析】
本题考查巴西和俄罗斯的地理环境差异。旨在考查学生从图中获取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巴西和俄罗斯的地理环境。
【解答】
A. 由图可知,巴西的生物承载力世界第一,要高于领土远超过自己的俄罗斯,其原因主要是气候的差异。巴西气候以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为主,尤其是分布了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亚马逊热带雨林,全年高温多雨,生物全年生长旺盛,而俄罗斯尽管国土辽阔,但由于其纬度高,气候以亚寒带针叶林为主,冬季严寒且漫长,生物生长慢,故 A 正确;俄罗斯国土面积和土壤肥力都要超过巴西,水资源数量两地相差不多,不是其主要原因,故 BCD 错。
​故选 A 。
23.【分析】
本题考查生态赤字。旨在考查学生从图中获取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信息可知,生态赤字=生物承载力-生态足迹。数值越小,反映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越严重,生物的多样性减少越多。
【解答】
由材料可知,当一个地区的生物承载力小于生态足迹时,出现生态赤字,也就是一个地区的生物承载力与生态足迹之差越大,生态赤字越严重。由图可知,俄罗斯未出现生态赤字,中国出现了 6% 的生态赤字,印度出现了 2% 的生态赤字,欧盟出现了 8% 的生态赤字,因此生态赤字最为严重的是欧盟。所以 C 是正确选项,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 ABD 。
​故选 C 。

24~26.【答案】C、B、D

【解析】

24.【分析】
本题考查影响人口容量的因素,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熟记影响人口容量的因素是解题关键。
【解答】
随着科技发展,资源利用率不断提高,人口容量会增大,但不是无限的,故 A 项错误;影响人口容量的因素主要有资源、科技发展水平及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等,其中资源是首要因素,故 B 、 D 项错误, C 项正确。
​故选 C 。
25.【分析】
本题考查人口容量理论在现实生活的应用,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掌握并理解人口容量的因素是解题关键。
【解答】
只有建立公平的秩序,使多数人有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权利,尊重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上海市才可能实现常住人口不超过 2 500 万的长期调控目标,故②③正确;超出本地区范围过度索取资源,发展生产,加快人口的增长,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不符合可持续发展,故①④错误。
​故选 B 。
26.【分析】
本题考查人口合理容量概念的理解,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弄清楚人口合理容量、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及二者关系是解题关键。
【解答】
环境承载力是指某地区的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人口合理容量就是指某地区的环境所能容纳的最适宜人口数,人口合理容量受资源、科技和消费水平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故 D 正确, ABC 错误。
​故选 D 。

27~29.【答案】A、C、B

【解析】

27. 【分析】
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不同的影响因素与环境人口容量大小的关系,注意从各个因素对资源的影响分析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
【解答】
资源越丰富,则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越多,故环境人口容量越大,①正确;科技越发达,人们利用的资源越多,则环境人口容量越大,②错误;消费水平越高,人均所需资源越多,则环境人口容量越小,③错误;社会分配制度等因素对环境人口容量也有影响,④正确。 A 正确, BCD 错误。
​故选 A 。
28. 【分析】
本题考查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旨在考查学生调动相关知识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分析材料中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为科技。
【解答】
由材料可知, 1850 年至今,资源总量变化量相对较小,但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大幅增加,这主要是由于科技的发展,自然资源利用率大幅提高,社会生产力有了较大的发展。 C 正确, ABD 错误。
​故选 C 。
29. 【分析】
本题考查我国各区域环境承载力的特点,旨在考查学生调动相关知识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熟练掌握影响环境承载力的因素。
【解答】
四地区相比较,东北平原自然条件最为优越,故环境承载力较大;而青藏高原高寒缺氧;云贵高原地势起伏大;新疆沙漠地区气候干旱,缺水,故不利于人类生存。 B 正确, ACD 错误。
​故选 B 。

30~31.【答案】B、D

【解析】

30.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旨在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获取有效信息。
【解答】
​宁夏位于西北内陆地区,降水少,水源不足,所以淡水资源是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最主要因素,故 B 项正确, ACD 项错误。
​故选 B 。
31.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影响人口发展的因素,旨在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宁夏的人口分布特点及应采取的措施。
【解答】
A. 宁夏南部环境人口容量较低,说明环境质量差,放宽生育政策,鼓励生育,使人口增加,加剧对环境的破坏,故 A 项错误。
B. 增加人口密度,接纳宁夏北部地区的移民,会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使环境人口容量更低,故 B 项错误。
C. 垦荒拓耕,会破坏环境,会导致环境人口容量下降,故 C 项错误。
D. 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同时向宁夏北部地区迁出部分人口,会导致南部环境人口容量增加,故 D 项正确。
​故选 D 。

32~33.【答案】C、D

【解析】

32.【分析】
本题考查北京市的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准确判读图表信息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
由表中可知,北京利用各种资源最多可容纳 3000 万人,即其环境承载力为 3000 万人, A 错, C 对;在满足经济发展、维持较好的环境和生活质量的人口数是 2300 万人,即北京的人口合理容量为 2300 万人, BD 错。
​故选 C 。
33.【分析】
本题考查谋求达到北京人口合理容量可采取的措施。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掌握影响北京环境人口容量大小的因素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
人口的合理容量是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的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有资源、社会发展水平、对外开放度及消费水平等,要谋求达到北京人口合理容量,应提高资源利用率,解决北京水资源、生态、交通等问题;谋求合理的生活消费水平;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不是向其他地区移民,①③对,②④错。综上, ABC 错, D 对。
​故选 D 。

34~35.【答案】B、D

【解析】

34.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影响人口容量的因素,旨在考查学生调动相关知识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熟练掌握影响人口容量的因素。
【解答】
资源越丰富,人口容量越大,新加坡资源匮乏;新加坡经济发达,生活消费水平较高,人口容量将减小;气候不适影响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科技发达,对资源的利用率越高,人口的容量越大。 B 正确, ACD 错误。
​故选 B 。
35. 【分析】
本题考查制约其适度人口数继续增加的关键因素,旨在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解题关键在于读图分析提取关键信息。
【解答】
当适度人口增加到一定程度,随着积极因素增速缓慢,消极因素凸显,特别是资源的消费成为制约适度人口进一步增长的瓶颈。在第 Ⅲ 阶段,人口增长变缓并趋于稳定主要是受制于国土面积较小,资源短缺的影响。 D 正确, ABC 错误。
故选 D 。

36~37.【答案】B、B

【解析】 36.本题考查影响人口容量的因素。影响人口容量的因素很多,但首要因素是资源,且是资源中的最短板。上海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中,淡水资源是最少的,也是影响最密切的指标, B 正确, A 错误;经济发展水平等也会影响人口容量,但不是最主要因素, CD 错误。故选 B 。

37.本题考查影响人口容量的因素。影响人口容量的因素有资源状况、科技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程度及人们的生活文化消费水平影等。资源越多,科技发展水平越高,区域的人口合理容量越大,所以开发新的水源地,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大力发展科技,加速产业结构的升级,都会有利于提高上海市今后人口容量,②③正确;减少人均建筑面积,提高人口密度,改变居民生活方式,将居民迁往郊区对人口容量影响不大,①④错误。故选B。

上一页1234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