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角的余角相等是条件还是结论,怎么证明等角的余角相等

首页 > 上门服务 > 作者:YD1662023-07-31 15:15:40

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

一、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定义: 方程中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并且未知数的指数是1(次),未知数的式子都是

整式,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

如果a = b , 那么a±c = b±c

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乘以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结果仍相等。

如果a = b ,那么ac = bc;如果a = b(c≠0),那么=

移项 :把方程中的某一项,改变符号后,从方程的左边(右边)移到右边(左边),这种

变形叫做移项。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

1.去分母:在方程两边都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2.去括号:先去小括号,再去中括号,最后去大括号;
3.移项:把含有未知数的项都移到方程的一边,其他项都移到方程的另一边;
4.合并同类项:把方程化成ax=b(a≠0)的形式;

5.系数化成1:在方程两边都除以未知数的系数a,得到方程的解x =

等角的余角相等是条件还是结论,怎么证明等角的余角相等(5)

第四章 几何图形初步

一、常见的立体图形:柱形、锥体、球体

1、柱体中有①圆柱:底面是圆,侧面是曲面;②棱柱:底面是多边形,侧面是长方形;

2、锥体中有①圆锥:底面是圆,侧面是曲面;②棱锥:底面是多边形,侧面是三角形;

二、几何图形都是由点、线、面、体组成的

包围着体的是面,面与面相接的地方是线,线和线相交的地方是点。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体、面、线、点都是几何图形。

三、直线、射线、线段

1、直线

(1)概念:向两方无限延伸的的一条笔直的线。

如代数中的数轴,就是一条直线(它只规定了原点、方向和长度单位)。

(2)基本性质: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也可以简单地说“两点确定

一条直线”。

(3)特点:①直线没有长短,向两方无限延伸;②直线没有粗细;③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④两条直线相交有唯一一个交点。

2、射线

(1)概念:直线上一点和它一旁的部分叫做射线。

(2)特点:只有一个端点,向一方无限延伸,无法度量。

3、线段

(1)概念:直线上两点和它们之间的部分叫做线段。线段有两个端点,有长度。

(2)基本性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特点:有两个端点,不能向任何一方延伸,可以度量,可以较长短。

4、线段的中点:把一条线段分成两条相等线段的点。

四、角

1、角的概念: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个公共端点是角的顶点,这两

条射线是角的两条边。

3、角度制及换算

(1)角度制的概念:以度、分、秒为单位的角的度量制,叫做角度制。

(2)角度制的换算:

1°=60′  1′=60″  1周角=360°  1平角=180°  1直角=90°

(3)换算方法:

把高级单位转化为低级单位要乘进率;把低级单位转化为高级单位要除以进率;

转化时必须逐级进行,“越级”转化容易出错。

4、角的大小的比较:

(1)叠合法,使两个角的顶点及一边重合,另一边在重合边的同旁进行比较;

(2)度量法。


5、角的平分线:

从一个角的顶点出发,把这个角分成相等的两个角的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

6、余角和补角:

(1)余角: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90°(直角),那么这两个角互为余角,其中一个角是另

一个角的余角;

(2)补角: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180°(平角),那么这两个角互为补角,其中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补角;

(3)余角的性质:等角的余角相等;

等角的性质:同角的补角相等。

等角的余角相等是条件还是结论,怎么证明等角的余角相等(6)

等角的余角相等是条件还是结论,怎么证明等角的余角相等(7)

等角的余角相等是条件还是结论,怎么证明等角的余角相等(8)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