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大额存单的发行限制
一般发行人发行大额存单,都会在每年首期大额存单发行前,向中国人民银行备案年度发行计划。
当然,这个年度发行计划,也是有调整的空间。但会需要额外向中国人民银行重新备案。
所以,去年看到一些银行的大额存单时不时没有额度,不一定是“耍猴玩”哦。
不少大额存单的产品,也都会有期数的展示,原因也是在这里。
2.3、大额存单的利率水平
大额存单的利率水平,天然就比普通存款产品要更高。但是有自律机制的存在,利率上下浮动还是有底线的。
正常,在同一个银行内,大额存单的利率一定会比同银行的普通存款高不少。
根据银行性质不同,正常5年期大额存在最高也就4.05%(全国性的3.85%)。
在《大额存单管理暂行办法》的第八条规定,发行人应当于每期大额存单发行前在发行条款中明确是否允许转让、提前支取和赎回,以及相应的计息规则等。
大额存单自认购之日起计息,付息方式分为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和定期付息、到期还本。
2.4、大额存单转让的合规
按照15年《大额存单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大额存单是允许转让的。
而且在国际上,支持转让也是较为通行的方案。当然,国内的大额存单是否可以转让的问题,答案只能说是:部分支持。
按照监管规则,发行人应当于每期大额存单发行前在发行条款中明确是否允许转让。
但并未强制要求支持转让,或提供相应的转让服务和支持。因此部分银行的线下网点也还有不少无法转让的大额存单。一旦持有,就只能等待到期了。
其次,虽然有些银行的电子大额存单支持转让,但是如果银行的用户本来就少,转让市场几乎无人,转让也就无从谈起。
因此,转让固然合规,但是能支撑这件事的银行就不好说了。
比如,微众银行这几年发行的大额存单A/B。虽然利率水平并不高(4.0%/4.2%),但硬生生的在当时一众高息存款产品中,*出了一条自己的路。
可惜现在是只能预约,但是鲜有人可以预约上。
同样的四大行,其实也有类似的产品,且利率水平差不多。但是没有网点客户经理推荐或手把手指导,一般都鲜有人知。
2.5、大额存单转让的“秘密”
正如上面2个部分聊的,大额存单有着“高息” “转让”2个特性。放在一起,其实也不难理解,高息活期。
那事实真的是如此吗?
我们就以某银行的大额存单 来举例。
期限是5年期,票面利率是3.85%,而且也还支持灵活转让。非常典型的转让类大额存单产品,几乎所有银行的转让类大额存单都是类似模式。
我们从转让、受让2个行为来看这个产品的转让。
1.转让
产品转让的利率是固定的,需按大额存单产品的票面利率3.85%固定转让。
2.受让
产品的受让人是按大额存单本金 受让利息的形式购买人转让人的大额存单。
是不是,乍看之下没什么问题?
我重新举个例子给大家看下,假设有转让人A 、受让人B、受让人C,3个用户参与其中。
转让人A在转让时,转让人A获得20万本金 转让人A利息(转让人A持有大额存单持有期间的利息)。
所以,受让人B如果去受让转让人A的大额存单,则需要支出20万本金 转让人A的利息。
接着,受让人B持有一段时间后,也需要转让。
那受让人C去受让时,则需要支出20万本金 受让人B利息(受让人B持有大额存单持有期间的利息 转让人A持有大额存单持有期间的利息)。
很多人会忽略,受让人C受让时,需要额外支出转让人A利息。
如果你看不懂,那可以简单理解成:你在承接别人转让的大额存单时,除20万本金之外,需要额外支付“大额存单期间的利息”。
比如5年期3.85%的大额存单,正常1年的利息为7700元。
如果你承接了1个恰好发行了2年,转让出来的3.85%大额存单,你的受让成本就是20万 1.54万元,剩余最长可以持有3年。
中间的“陷阱”在于,受让人实际的本金是21.54万元。
假设,持有到3年未转让,这个存单到期本息是23.85万元。
用户持有3年的实际利息是2.31万元,重新计算后的年化利率是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