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析图中指向标可知,该地区“穿堂风”的风向是____风,它是一种大气的____ (填“水平”或“垂直”)运动。
(2)“穿堂风”自A地流向B地,A、B两地相比较,A地气温____ (填“高”或“低”),气压____ (填“高”或“低”)。
(3)下列地理原理,可以用来解释“穿堂风”现象的是____。
A.温室效应 B.热力环流 C.焚风效应 D.水循环
【答案】(1) ①. 南风 ②. 水平
(2) ①. 低 ②. 高
(3)B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穿堂风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热力环流的原理、气温和气压高低的判断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小问1详解】
由图中指向标可知:A位于房屋的南侧,B位于房屋的北侧,风由A地吹向B地,因此该地穿堂风的风向为南风;风是大气的水平运动。
【小问2详解】
白天,山林的比热较石质地面大,升温较石质地面慢,因此A地的气温低于B地;A地近地面气温低,空气遇冷收缩下沉,近地面形成高气压;B地近地面气温高,空气受热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因此A地气压较B地高。
【小问3详解】
穿堂风是由于下垫面性质的不同,导致近地面两地受热不均,从而引起大气的运动,因此穿堂风现象体现了热力环流的原理,C正确。
18. 熏烟驱霜是指霜冻来临前点火生烟,以减轻霜冻冻害(如甲图所示)。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乙),完成下面小题题。
(1)分析熏烟能够减轻霜冻的原因?
(2)请写出乙图中这三种辐射的名称:④____,②____,③____。
(3)当我国华北地区某市出现雾霾天气时,乙图中三种辐射减弱的是____、____。增强的是____(填序号)
【答案】(1)增加大气中二氧化碳、水蒸气。大气吸收的地面长波辐射增多,气温升高,大气逆辐射增强,保温作用增强。
(2) ①. 太阳辐射 ②. 地面辐射 ③. 大气逆辐射
(3) ①. ④ ②. ② ③. ③
【解析】
【分析】本题以大气受热过程图为资料,涉及了大气受热过程和减轻霜冻的知识,重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及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体现了综合思维能力的学科素养。
【小问1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燃烧柴草使得大气中二氧化碳、水蒸气增加。大气吸收的地面长波辐射增多,气温升高,大气逆辐射增强,返回地面的能量增加,保温作用增强,从而减轻霜冻。
【小问2详解】
④箭头是从太阳指向地面,因此为太阳辐射;②箭头从地面指向大气,因此为地面辐射;③箭头是从大气指向地面,因此为大气逆辐射。
【小问3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当发生雾霾时,空气中的颗粒物变多,因此会增加对于太阳辐射(④)的削弱作用,地面辐射(②)也会被削弱;空气颗粒物变多,吸收地面辐射能力变强,因此大气逆辐射也会增强,对应③。
19.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雅鲁藏布江位于青藏高原南部,两岸支流峡谷,多古冰川地貌。研究发现,流域内干支流交汇处的宽谷河段广泛发育坡前黄土沉积地貌,且黄土的粒径明显小于砂粒。其形成时间多是末次冰期以后,且不同基岩性质的山坡前均有分布。有学者研究提出该地沉积地貌发育概念模型(下图):冰期,山坡主要被冰川和冰川沉积物覆盖。冰期末期,冰川沉积物受冰雪融水的搬运作用形成洪(冲)积扇。间冰期,该地谷风(即近地面从谷地吹向山坡的风)作用显著。
(1)说明冰期末期该地区洪(冲)积扇形成过程。
(2)推测该地区黄土物质主要来源并说明理由。
(3)与沙丘相比,该地区黄土沉积地貌分布更靠近坡前,试分析原因。
【答案】(1)冰期末期,大量冰川融化;大量冰雪融水在支流峡谷中流速快,搬运作用显著,大量冰川沉积物被搬运至山谷出口;出山后,地势变缓,且干流河谷宽阔,水流变宽流速减缓,沉积物堆积形成洪(冲)积扇。
(2)来源:主要来自于冰川沉积物。原因:黄土沉积地貌多分布于干支流交汇处的宽谷河段,此地段冰川沉积物规模大;其形成年代多在末次冰期以后,且不同基岩性质坡前均有发育,说明上游河流带沉积物、本地岩石风化产物不是主要来源。(原因分析4选2)
(3)(间冰期,雅江河谷沉积物出露(于水面),其搬运、沉积主要受风力作用影响;)风力搬运、沉积具有分选性;该地盛行谷风;(河谷沉积物中的)黄土粒径小于砂粒,体积小,质量轻,因此能被风力搬运至更远的距离,更高的地方(至山坡前)。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外力作用类型,以及颗粒物沉积的先后顺序。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同时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水平和综合思维能力。
【小问1详解】
由材料可知,冰期,山坡主要被冰川和冰川沉积物覆盖,松散物质多;冰期末期,大量冰川融化形成冰雪融水,并冰川沉积物出露地表;大量冰雪融水在支流峡谷中流速快,搬运作用显著,大量冰川沉积物被搬运至山谷出口;出山后,地势变缓,且干流河谷宽阔,水流变宽流速减缓,沉积物堆积形成洪(冲)积扇。
【小问2详解】
根据材料“流域内干支流交汇处的宽谷河段广泛发育坡前黄土沉积地貌,且黄土的粒径明显小于砂粒。”和图示中沙丘形态及的地表风向信息可以推断出:黄土物质主要来源于冰川沉积物。理由是近地表的风将洪积扇中颗粒较粗的沙子带至河岸沉积,形成沙丘;随着风力减弱,颗粒较细的黄土沉积物被近地表风吹拂至山麓地带沉积下来,上覆于冰川沉积物之上。而洪积扇的来源就是冰川沉积物,所以该地区黄土物质的主要来源应该是冰川沉积物。由材料“其形成时间多是末次冰期以后,且不同基岩性质的山坡前均有分布”说明黄土的来源不是本地基岩风化,也不是河流沉积。
【小问3详解】
由材料“间冰期,该地谷风(即近地面从谷地吹向山坡的风)作用显著”可知,间冰期,雅鲁藏布江河谷沉积物出露,河谷地带是砂砾与黄土沉积物的来源,其搬运、沉积主要受风力作用影响,风力搬运、沉积具有分选性;该地盛行谷风,风从河谷吹向山麓,风力逐渐降低,因此颗粒较大的砂砾先沉积、颗粒较小的黄土后沉积。河谷沉积物中的黄土粒径小于砂粒,体积小,质量轻,因此能被风力搬运至更远的距离,更高的地方至山坡前。
【点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