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如何进入海外资产配置

首页 > 上门服务 > 作者:YD1662023-10-31 21:38:35

2016年10月份人民币正式纳入SDR,开始国际化新征程。首个交易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大跌,失守6.7,低至2010年9月以来谷底。根据多间国际大行观点,人民币将迎来新一轮缓慢贬值。加上美国经济好转,美联储加息在即,短期内美元对新兴市场国家货币的升值预期愈来愈强。

个人如何进入海外资产配置,(1)

虽然短期汇率波动正常,长期汇率前景也无人能预测,但很多嗅觉灵敏的中高资产人士早已有全球资产配置的理财观念——配置多币种资产,以对冲单一币种风险。在国内,美元的缺乏很好的投资渠道,很可能收益率还不如人民币理财,在国内进行外币理财的产品基本可以忽略。若真的要投资外币资产,还得把眼光放在境外。

但总的来说,海外投资对于大多数国内投资人来讲,毕竟还是一个陌生的领域,如果沿用国内的投资思维和方法,反而会适得其反的结果。

在落实境外投资的时候,第一座大山就是外汇管制的问题。中国公民购买外汇一直处在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以下简称外汇局)的监管之下。按照规定,中国内地居民每年结汇上限为5万美元。普通人每一次到银行兑换外汇,均要携带身份证件,表明换汇目的,并留下电话号码,购买较大额度的外汇还需要提前预约。

即便已经绕过外汇管制,已经通过各种神通广大的方式把资金安排在境外的话,境外确实可以选择的产品还是很多的,但还有第二座大山--投资门槛的问题。一般只有达到20万美金的投资额起,才算是踏入到了真正固定收益类比如债券市场的门槛,而这个数字以下的话,收益好的产品选择余地不多。

投资海外保险

(1)在如此严格的外汇管制底下,购买境外保险成为资产出境的极少数合法渠道。

理论上投资境外保险并不局限于香港,去新加坡、伦敦、美国买保险也是可以的,但只有香港的保单是中文的,更有利于客户保障自己的权益,而且投保地域上更有优势。

(2)保险公司在金融业中是最稳健可靠的,虽然收益不是最高的。

无论保险公司如何经营不善,其承诺的保障额都必须做到,否则会影响民生安定。因此就算保险公司面临**,政府也会出面主导并购事宜,所以可以这么说,保险产品是保本的。但国人一般认为风险最低的银行,一旦*,储户也是血本无归。

以内地客户最热捧的英国保诚隽升为例,这是一款储蓄分红型人寿保险产品,目前预期长期年化收益大约在6%~7%左右。确实,这样的收益率相对于国内10%以上的信托、资管、私募等投资品的确不高。但是,境外保险公司的传统就是稳健而可靠的收益,下面就是一款英国保诚长达20年的分红历史数据,实际达成甚至超过当年的预期收益,年化单利甚至达10%。

个人如何进入海外资产配置,(2)

这是一份1995年客户购买的保诚「更美好」保障计划,10年缴费,客户到2015年一共持有了20年。香港保诚公司依据1995年投保时的假设分红为依据, 在这20年的时间内,只有三次轻微低于首年保单预期值,在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也依然坚挺。

(3)是合理合法节税的工具,能更好地实现财富代际传承。

众所周知,由于人寿保险是一种原始取得而非继承所得,在国际上免税是通行的惯例,保险产品的增值收益一般都是免税的(美国除外)。 指定受益人的保险资产是可以免征遗产税的。随着中国遗产税等法律日益临近,中高净值人群可以通过保险工具,更好地进行财富的代际传承,这种做法在国外早已流行。

(4)香港保险产品类型简单易懂,最低投资门槛不过数千美元。而且投资方式最简单,就是配置一份美元保单,做成人寿保障形式的储蓄,同时兼顾了保障家人和长期理财的目的。

(5)很多来香港配置保险的是做生意的富人。对他们来说,购买保险的意义并不在于其收益大小,因为6%-7%的收益对有私人银行理财渠道的富人来说也没什么吸引力。但他们最看重保险能够实现企业财产和个人财产的分离。

在法律上规定,受益人的权利高于债权,比如富爸爸在生意正常时买的巨额人寿保险,指明受益人为儿子,那么在富爸爸*后被清缴个人资产时,这笔人寿保险金是不能被征收用于偿还债务的,家道中落后依然能保有一笔资产,随时可以东山再起。

当然需要留意的是,由于保险资产的灵活性不算很高,属于“基石类”的理财,需要做好中长期投资的准备,因为短期退保会发生损失。用于规划中长期用途资金最好不过,比如孩子教育储蓄或者养老储蓄等,也最适合做为保本理财 投资外币资产的工具。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