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刘蓉 通讯员 彭钦平)疫情期间,不少爱运动的人士担心户外运动有风险,便将跑步等运动项目“搬”进了家中。医生提醒,居家运动因方式不对,引发运动伤的病例时有出现,市民在运动时应循序渐进,用科学的方式强身健体。
38岁的黄女士爱好美食,又担心自己发福,便趁疫情期间“宅家”,买回一台跑步机进行锻炼。两个多月来,她坚持每天上下午各跑步一小时,尽管膝关节有时隐隐作痛,仍咬牙坚持,体重如愿下降了三四公斤。她不仅加快了跑步机的速度,还在跑步时上升坡度,刻意制造阻力以加大运动量。最近,她感觉膝关节越来越疼,上下楼梯也有些吃力。到前埔医院检查后,医生告之由于跑步姿势的问题,她的膝盖被严重磨损,膝盖前侧髌股关节已出现一定程度损伤。
前埔医院外科骨科专业副主任医师谭青松介绍,这种跑步导致的膝盖损伤俗称“跑步膝”。跑步机的频率比正常室外跑步频率要快得多,跑者为了适应跑步机的带速,可能会导致跑步时膝关节长期屈曲。如果采用这种姿势,又选择上坡模式,可能大幅增加髌股关节的压力,会对膝关节的半月板、软骨形成震荡损伤,导致膝盖磨损。因此,在跑步机上跑步要注意技巧。一方面,要尽量使落脚点放在身体的正下方,以减少脚下的反向作用力。另一方面,要选鞋底不太薄,鞋内有脚心部凸起、后跟部柔软具有减震效果的跑鞋,通过鞋底的缓冲保护机体。上跑步机前应先做热身活动,通过压腿、下蹲、拉伸肌肉、屈伸关节等提高肌肉的温度,使肌肉变得更加柔软,避免腿部肌肉拉伤。在跑步机上跑步时,不要设置明显坡度,最好先小步慢跑或快走,逐步加大运动量。如果跑步一段时间后出现下肢某部位持续疼痛,要及时就医、停跑,以免贻误病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