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市场法的适用性
(一)市场有效性
一、是存在大量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理性投资者,个别投资者不能单独对市场定价造成影响。
二是市场信息充分披露和均匀分布,投资者所获取的信息是对称的。
三是投资者获取信息不存在交易成本;
四是投资者对信息变化会做出全面、快速的反应,且这种反应又会导致市场定价的相应变化。
(二) 数据充分性
公开市场上要有足够数量的可比上市公司或者可比交易案例。
(三) 数据时效性
由于资本市场定价具有较强的波动性,运用市场法采用的市场数据的时效性就显得非常重要。
在实务操作中,评估专业人员使用市场法时应当保持一定的谨慎度,对可比上市公司的历史定价波动情况做出分析预判,并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如采用区间型价值比率)平滑价值的巨大波动。适当延长市场数据的时间期限,也有助于判断价格变化的长期趋势。
综合而言:市场法要求:市场有效、数据充分且时效。
【知识点】市场法的局限性
(一) 资本市场波动较大
目前中国资本市场尚不完善,市场投机气氛比较浓厚,股票市场波动较为剧烈。在这样的资本市场中,运用市场法的前提条件受到限制,市场法的适用性受到影响。
(二)难以寻找与被评估企业相同或类似的可比对象
我国并购市场起步较晚,市场规模有限,尤其是信息透明度非常欠缺,评估专业人员寻找合适的并购交易案例数据具有相当大的难度。
(三)价值影响因素难以考虑周全
目前市场法在企业价值评估中的使用是以可比上市公司或可比交易案例与被评估企业的相关财务经营指标为基础的,但是财务经营指标只是企业运营情况的一个方面的参考,并不能代表企业的全貌。
在选择可比对象时,如果仅以财务经营指标为基础,没有更多考虑企业在核心竞争力、营销策略等方面的个体差异,评估结果将会与企业实际价值存在较大偏差。
(四) 主观判断空间大
市场法在企业价值评估中的运用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即评估专业人员可以根据被评估企业的具体情况选择可比对象及价值比率并进行适当的调整。但该种方法很难制定具体的评估程序,这样就为评价该种方法的效果制造了一定的障碍。
同时 市场法也容易被误用和操纵,相关监管部门对资产评估的监督也会遇到一定的困难。
上述局限性因素都是相对的。在市场数据不完善的条件下,评估专业人员应当结合评估业务具体情况和评估专业人员的实务经验,分析判断采用市场法评估企业价值的可行性与评估结论的可靠性。
综合而言:市场法局限:市场波动、可比难选、影响因素多、主观判断大。
【例·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运用市场法进行企业价值评估的局限性的有( )。
A.市场信息不能够充分披露和均匀分布
B.资本市场波动较大
C.难以寻找与被评估企业相同或类似的可比对象
D.价值影响因素难以考虑周全
E.主观判断空间大
『正确答案』BCDE
『答案解析』运用市场法进行企业价值评估时的局限性包括:资本市场波动较大、难以寻找与被评估企业相同或类似的可比对象、价值影响因素难以考虑周全、主观判断空间大。
【历年真题·综合题】(12分)甲公司持有乙公司100%股权,因混合所有制改革,拟转让所持乙公司9%的股权,根据相关规定,委托资产评估机构对拟转让股权价值进行评估。评估基准日为2016年12月31日。
乙公司属通用设备制造行业,主要从事通用机械设备的生产制造。评估基准日乙公司资产总额230000万元,净资产81000万元,2016年度营业收入200000万元,净利润12000万元。
资产评估专业人员选择上市公司比较法对乙公司拟转让的9%的股权价值进行评估。初步筛选出在资产规模、业务收入规模比较接近的同行业5家公司,相关数据见表1。
表1 初步筛选5家公司数据
类别 | 公司A | 公司B | 公司C | 公司D | 公司E |
资产总额(万元) | 250000 | 310000 | 250000 | 260000 | 300000 |
净资产(万元) | 87000 | 110000 | 88000 | 91000 | 100000 |
营业收入(万元) | 230000 | 260000 | 220000 | 230000 | 270000 |
净利润(万元) | 12000 | 16000 | 13000 | 13000 | 16000 |
总股数(万股) | 23000 | 21000 | 19000 | 20000 | 23000 |
股价(元/股) | 16 | 19 | 20 | 17 | 23 |
根据乙公司所在行业特点,经分析选择P/E作为价值比率。5家公司在盈利能力、成长能力、营运能力方面与乙公司存在一定差异,经指标差异对比得出“价值比率调整指标评分汇总表”(表2)。
表2 5家公司价值比率调整指标评分汇总表
指标类别 | 乙公司 | 公司A | 公司B | 公司C | 公司D | 公司E |
盈利能力 | 100 | 95 | 110 | 96 | 97 | 102 |
成长能力 | 100 | 95 | 108 | 102 | 101 | 103 |
营运能力 | 100 | 102 | 102 | 103 | 101 | 97 |
根据相关研究,被评估企业所在行业缺乏流动性折扣为32%,控制权溢价率15%。
要求:
(1)根据营业收入、资产总额,选择与乙公司差异最小的3家可比公司,并简要说明理由。
(2)分别计算3家可比公司的价值比率P/E。
(3)根据3家可比公司盈利能力、成长能力、营运能力指标得分,分别计算对应的调整系数。
(4)分别计算3家可比公司调整后P/E。
(5)根据3家可比公司等权重方式,计算乙公司P/E。
(6)根据乙公司对应财务数据和折扣因素,计算乙公司9%股权价值。
『答案』
(1)根据营业收入、资产总额,与乙公司差异最小的3家可比公司是公司A、公司C、公司D。
理由:评估基准日乙公司资产总额230000万元,2016年度营业收入200000万元。与乙公司资产总额相似程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公司A、公司C、公司D、公司E、公司B。与乙公司营业收入相似程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公司C、公司A、公司D、公司B、公司E。所以根据营业收入、资产总额,与乙公司差异最小的3家可比公司是公司A、公司C、公司D。
(2)公司A的每股收益=12000/23000
公司A的价值比率P/E=16/(12000/23000)=30.67
公司C的每股收益=13000/19000
公司C的价值比率P/E=20/(13000/19000)=29.23
公司D的每股收益=13000/20000
公司D的价值比率P/E=17/(13000/20000)=26.15
类别 | 公司A | 公司B | 公司C | 公司D | 公司E |
资产总额(万元) | 250000 | 310000 | 250000 | 260000 | 300000 |
净资产(万元) | 87000 | 110000 | 88000 | 91000 | 100000 |
营业收入(万元) | 230000 | 260000 | 220000 | 230000 | 270000 |
E:净利润(万元) | 12000 | 16000 | 13000 | 13000 | 16000 |
总股数(万股) | 23000 | 21000 | 19000 | 20000 | 23000 |
股价(元/股) | 16 | 19 | 20 | 17 | 23 |
P:市价 | 368000 | 399000 | 380000 | 340000 | 529000 |
P/E | 30.67 | 24.94 | 29.23 | 26.15 | 33.06 |
(3)公司A的调整系数=(100/95)×(100/95)×(100/102)=1.0863
公司C的调整系数=(100/96)×(100/102)×(100/103)=0.9915
公司D的调整系数=(100/97)×(100/101)×(100/101)=1.0106
指标类别 | 乙公司 | 公司A | 调整系数 | 公司C | 调整系数 | 公司D | 调整系数 |
盈利能力 | 100 | 95 | 1.052631579 | 96 | 1.04 | 97 | 1.030927835 |
成长能力 | 100 | 95 | 1.052631579 | 102 | 0.98 | 101 | 0.99009901 |
营运能力 | 100 | 102 | 0.980392157 | 103 | 0.97 | 101 | 0.99009901 |
1*2*3 | 1.0863 | 0.9915 | 1.0106 |
(4)公司A调整后的P/E=30.67×1.0863=33.32
公司C调整后的P/E=29.23×0.9915=28.98
公司D调整后的P/E=26.15×1.0106=26.43
(5)乙公司P/E=(33.32+29.98+26.43)/3=29.91
(6)乙公司9%股权价值=12000×29.91×(1-32%)×9%=21965.90(万元)
(*被评估企业所在行业缺乏流动性折扣为32%,控制权溢价率15%)
本章内容主要进行的是企业价值的相对价值评估,主要介绍了 上市公司比较法和交易案例比较法。其中可比对象的选择和价值比率的选择是考试中关注的重点,关于价值比率的计算指标要非常熟悉,能够熟练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