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G的到来仿佛犹在昨日,5G却已近在咫尺。从最初的“人人都能上网”,到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随时能够上网”,再到5G时代的“万物互联”,这些变革极大的改变了我们的日常生活。
今天,小编带玩穿越,一起回到过去,回顾机房的变迁。
一、机房的发展历程: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与之配套的机房也在迅速发展,其发展大致可分为以下四个时期:
1、前期机房(1960~1980年)
 这时的机房只有降温措施,没有精密的温度控制,也没有测试和指标。采用的是风道送风,稳压器供电,缺乏对电力干扰(尖峰、浪涌)的防范以及严格的除尘措施。
恶劣的环境加上早期计算机的性能较差导致计算机系统稳定工作时间只有几十分钟到几个小时,往往一天就要发生好几次故障。有时坏1次却要修1~2天,可用性极差。
2、中期机房(1980~1990年)
 这个时期的机房,开始逐步制订标准,制冷也从集中冷却到采用恒温恒湿的专用空调机。设计上引进了防静电概念,使用了防静电地板。在设备上也引进了UPS等设备。
消防系统方面采用自动与半自动的应用,具有大机房面积、宽设备运输通道,能够为单个指标进行测试和监控。
机房除尘方面采用新风系统和机房正压防灰尘。这时候的计算机系统能稳定工作几天,并且已经开始引入模块化的概念。
3、后期机房(1990~2000年)
此时的机房,IT设备逐渐小型化,服务器逐步成为主体,多台计算机、服务器联网,开始大量共用网络设备。
数据的存储介质水平逐渐提高,对数据进行了更严格的保护,也通过经验积累,从而制订了新的标准,并广泛使用恒温恒湿的专用空调。
采用了大量UPS,对防雷标准也进行了完善,并有了综合的监控系统,专门的机房装修设计。
这时候的IT系统稳定工作时间为几十天,可用性和可靠性均有了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