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主要油气资源埋藏特征,我国油气资源分布的原因

首页 > 上门服务 > 作者:YD1662023-11-23 18:02:17

图42008~2017年全国新增石油天然气探明

未开发地质储量比例变化趋势2.2储量品质油藏渗透率小于5mD定义为特低渗,5~50mD定义为低渗,50~500mD定义为中渗,500~1000mD定义为高渗,大于1000mD定义为特高渗。2008年以来全国新增石油探明地质储量中特低渗储量所占比例大体呈递增趋势,由2008年的58.5%上升到2017年的73.7%;高渗储量和中渗储量所占比例大体呈递减趋势,高渗储量由2008年的6.3%减少到2017年的0.6%,中渗储量由2008年的15.5%减少到2017年的7.9%(图5(a)),反映了这10年间我国新增石油探明地质储量品质呈变差趋势。气藏渗透率小于1mD定义为特低渗,1~10mD定义为低渗,10~100mD定义为中渗,100~500mD定义为高渗,大于500mD定义为特高渗。2008年以来我国新增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中特低渗储量所占比例大体呈递增趋势,由2008年的53%上升到2017年的67.7%;高渗储量和中渗储量所占比例大体呈递减趋势,高渗储量由2008年的8%减少到2017年2.8%,中渗储量由2008年的12.8%减少到2017年的7.4%(图5(b)),反映了这10年间我国新增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品质呈变差趋势。

我国主要油气资源埋藏特征,我国油气资源分布的原因(5)

图52008~2017年全国新增石油天然气探明

地质储量品质变化趋势2.3储量丰度油藏可采储量丰度小于8×104m3/km2为特低丰度,8×104~25×104m3/km2为低丰度,25×104~80×104m3/km2为中丰度,大于80×104m3/km2为高丰度。2008年以来我国新增石油探明地质储量中特低丰度储量所占比例大体呈递增趋势,由2008年的30%上升到2017年的55.6%;高丰度储量和中丰度储量所占比例大体呈递减趋势,高丰度储量由2008年的8.4%减少到2017年0.6%,中丰度储量由2008年的29%减少到2017年的17.6%(图6(a)),反映了这10年间我国新增石油探明地质储量丰度呈变低趋势。气藏可采储量丰度小于0.8×104m3/km2为特低丰度,0.8×104~2.5×104m3/km2为低丰度,2.5×104~8×104m3/km2为中丰度,大于8×104m3/km2为高丰度。2008年以来我国新增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中特低丰度和中丰度储量所占比例大体呈递增趋势,特低丰度储量由2008年的11.1%上升到2017年的16.5%,中丰度储量由2008年的18.3%上升到2017年的49.7%。高丰度储量所占比例大体呈递减趋势,由2008年的33.1%减少到2017年4.6%(图6(b)),反映了这10年间我国新增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丰度呈变低趋势。

我国主要油气资源埋藏特征,我国油气资源分布的原因(6)

图62008~2017年全国新增石油天然气探明

地质储量丰度变化趋势2.4埋藏深度2008年以来我国新增石油探明地质储量浅层储量所占比例大体呈递减趋势,由2008年的12%减少到2017年的4%;深层储量和中深层储量所占比例大体呈递增趋势,深层储量由2008年的1.8%上升到2017年的8.4%,中深层储量由2008年的32.1%上升到2017年的57.8%(图7(a)),反映了这10年间我国新增石油探明地质储量埋深呈变深趋势。2008年以来全国新增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浅层储量和中深层储量所占比例大体呈递减趋势,浅层储量由2008年的9.7%减少到2017年1%,中深层储量由2008年的64%减少到2017年40.9%;超深层储量所占比例大体呈递增趋势,由2008年的13%上升到2017年的37.9%(图7(b)),反映了这10年间我国新增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埋深呈变深趋势。

我国主要油气资源埋藏特征,我国油气资源分布的原因(7)

图72008~2017年全国新增石油天然气探明

地质储量埋深变化趋势2.5油品特征地层原油黏度≥50mPa.s为稠油,原油凝固点≥40℃为高凝油。稠油和高凝油具有黏度大、凝固点高等特点,开采难度大,开发成本相对较高。2008~2017年我国新增探明地质储量中稠油和高凝油合计26.9亿t,其中,2008~2016年均超过1亿t,2012年稠油和高凝油探明地质储量6.7亿t,占当年全国新增原油探明地质储量的43.8%,达到10年间最高值(图8)。

我国主要油气资源埋藏特征,我国油气资源分布的原因(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