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山界的文章总结,老山界文章标题的作用

首页 > 上门服务 > 作者:YD1662023-11-29 07:27:30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二篇课文,1934年10月,中央革命根据地(江西)的中国工农红军开始长征,主力八万六千多人连续突破敌人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千12月间越过广西东北角的老山界,又以超乎寻常的勇毅,突破 乌江 金沙江 大渡河三道天险,爬雪山,过草地,先后击溃敌军410个团和无数地主武装的围追堵截,于1935年10月,胜利到达陕北,跟陕北红军会师,完成了史尤前例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老山界,是红军翻越的“第一座难走的山"。

学情分析

经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基本能通过预习掌握文章的大意,发现不懂的问题。学生对记叙文这种文体比较熟悉,能找出记叙文的六要素,能结合文本对主要人物进行一定的分析。但是学生对回忆录接触得不多,因此要让学生了解有关回忆录的常识。让学生反复阅读课文,从整体上把握文章,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让学生从对课文的熟读过程中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完成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同时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学习一种常见的写作方法;引导学生研读和赏析精彩片段,学习生动形象的语言,理解其对表达中心的作用。教学过程中,注意启发性,授人以渔,让学生来解决问题。

老山界的文章总结,老山界文章标题的作用(1)

教学设计(一)

· 教学分析

·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感受红军的革命传统。

2.了解课文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安排材料的特点。

3.体会重要语句的含义,赏析精彩的片段。

· 教学重点

赏析精彩的段落,学习生动的语言描写。

· 教学准备

录音机、朗诵带、投影。

· 课时安排

2课时

· 课前准备

1.掌握生字词,积累词汇,巩固基础知识。

2.画出文中表示时间和地点的词语,熟读课文。

老山界的文章总结,老山界文章标题的作用(2)

教学过程的设计

· 笫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在诗歌《七律· 长征》中提到了雄伟险峻的五岭山,五岭山中有一座山岭叫越城岭,是五岭中最险的一座,它也被称为老山界,红军战士是怎样翻越这样一座被称为长征途中最“难”翻越的山的呢?

师板书:老山界。

二、自主学习

1.放录音,听朗读,引导学生动脑,动口,动手。

(1)这是一篇什么体裁的文章? (学生回答后出示投影,引导学生继续思考)这篇文章记叙了什么事?记叙文有哪些要素?作者记叙这件事用了哪种顺序?以什么为线索?

(2)画出表示时间和地点转移的词,(自主完成表格)思考:这样有什么作用? (可采用投影的方式,稍作提示)引导学生理清文章写作思路。

2.师述:从*的诗中我们可以看出五岭山是绵延雄伟的。在诗中,诗人笔下的红军战士以一种大无畏的精神来面对困难,那么实际情况究竟如何?

生速读课文。

同桌讨论:翻越老山界的过程中,红军遇到了哪些困难?

生归纳整理,师板书。

3.提问:面对这些困难,红军战士的态度是怎样的?提示:学生再读课文,找出文中相关的句子。

4.小结:生速读课文,归纳中心,明确文章主题。

5.要求学生组织好语言,在笔记本上做记录并点名上黑板归纳,师检查其语言是否组织得完整通顺,当堂批改。

三、感悟、延伸

课堂活动、讨论:你从红军战士的身上学到了什么?你怎样将这种精神运用到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来? 学生自由发言。

四、布置作业

1.搜集有关长征的资料。

2.将学习红军的行动落实到实处,做出行动,在这一单元结束后全班交流。

3.思考:你觉得文中哪些语言写得比较好?找出来,多读一读。

老山界的文章总结,老山界文章标题的作用(3)

· 笫二课时

一、自主展示

点名让学生展示自己搜集的资料。

二、自主精读,赏析语言

1.赏析重要语句。

(1)提问:在读过课文以后,你觉得哪些语句能表现老山界的“难”?哪些语句能表现红军战士不怕困难的坚强意志和乐观精神?

(2)生分小组讨论,交流课前所画出的语句,交流心得。

(3)师引导,点名学生作分析。

2.赏析精彩片段1。

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

大家都知道这座山是怎样地陡了,不由浑身紧张,前后呼喊起来,都想努一把力,好快些翻过山去。

“不要掉队呀!”

“不要落后做乌龟呀!”

“我们顶着天啦!”

大家听了,哈哈地笑起来。

在“之”字拐的路上一步一步地上去。向上看,火把在头顶上一点点排到天空;向下看,简直是绝壁,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

生齐读投影出示的思考题,帮助学生分析赏析。

(1)描写“之”字路的奇观有什么作用?

(2)有几次写火把? 分别以什么为立足点? 从什么观察角度进行观察的?

(3)分析红军战士的语言,思考语言描写对表现人物精神有什么作用。生自由朗读,赏析体会。

3.赏析精彩片段2。

半夜里,忽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着战。把毯子卷得更紧些,把身子卷起来,还是睡不着。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 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上边和下边有几堆火没有熄,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除此以外,就是寂静。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彰湃。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

生根据思考题,自由朗读。

(1)赏析文中的修辞,你最喜欢这一片段中的哪一个修辞?说出理由。

(2)阅读文中写声音的句子,思考:文中既说“寂静",又说“有许多不可捉摸的声响",这样矛盾吗? 生讨论问题,师针对具体情况作补充。

(3)生齐读。

三、小结巩固

朴实而优美的语言,使读者如身临其境,引起了多方面的联想,同时也饱含着真挚而强烈的感情,渲染出了红军战士高昂的斗志,乐观的精神。生自由朗读精彩片段。

四、布置作业

1.背诵“半夜里……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一段。

2.运用修辞和生动的语言来描绘一段景物,写出感受。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