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这样的人,身边怎会缺乏女人,许氏离世仅一年,李白就又迎娶了一位刘氏。但刘氏并不是权贵人家,李白虽说很浪漫,但整日无所事事,家里生活条件也不太好,刘氏虽然倾慕李白的才华,但才华并不能当饭吃,生活的窘迫让刘氏开始嫌弃起李白。
最终李白受不了这样的生活,离开了刘氏,之后李白四十多岁的年龄又与山东一位妇人在一起,不过很少有这位妇人的信息,而且两人好像也只是同居,并没有进行正式的登记结婚。
李白的最后一任妻子是唐朝著名宰相宗楚客的孙女,同样也是权贵人家,这门亲事同第一段一样,李白也属于是倒插门,不过虽然是倒插门,但也能彰显出李白的魅力所在,不仅年龄大,而且还有过多段婚姻,最终却还能迎娶宰相孙女。
公元762年,李白病逝,就这样,中国诗词界一颗闪耀的明珠凋零。不过李白虽死,但其创作的诗歌却一直流传下来。到如今人们对李白更加的敬佩,因为其代表作实在太多,在中国诗歌史上独领风*。
杜甫同李白不一样,他所处的年代就到了唐朝的中晚期,与李白刚好相反,他见证了唐朝由盛转衰的过程,对民生疾苦更加感同身受,他也不同于李白的浪漫主义,属于是现实主义诗人,心系苍生,心怀国事。
公元712年,杜甫出生在河南巩县,他出身于京兆杜氏,在魏晋时期家族就极富盛名。当时流传着一句话,叫“城南韦杜,去天五尺”,意思就是城南的韦氏和杜氏,距离天子只有一尺半的距离,由此可见杜甫的身世究竟有多显赫。
但是唐朝做官必须是要进行科举考试的,就算杜甫这样出身世家大族的,也必须通过考试步入仕途,若是杜甫生在隋唐以前,就凭他的家世,完全可以直接成为一方权贵,但这样也就没有了后来的少陵野老了。
杜甫从小生活就十分富足,还接受了优良的教育,他在7岁时就能作诗,同李白一样是年少成名,他的父亲是唐朝官员,因此杜甫从小也就像考取功名,从身官场,为国为民。但谁都想不到的是,大才子杜甫竟然在科举考试中落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