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上图压力之树所示,我们将压力产生的结果归纳如下。
- 不良情绪
遇到不好的事情我们会惊恐、愤怒、悲伤,惊恐、愤怒和悲伤就是压力导致的情绪,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有不良情绪,人们借由不良情绪对压力做出反应。比如愤怒和悲伤能够达到一定的宣泄效果等。但我这里谈论的只是暂时的不良情绪,短暂的发泄并没有什么不良后果,但如果不良情绪日积月累危害性就会上升,导致心理疾病和心身疾病。
- 心理疾病
长期慢性压力导致的第二常见问题就是心理疾病。之前所分析过的抑郁、焦虑、失眠、成瘾等都属于这个范畴。
近几年,“幸福指数”这个词突然闯进了人们的视野,我们突然意识到随着社会财富的积累,幸福感在上扬到一定程度后不升反降。我们甚至可以认为这里存在一个悖论——“越发达,越不开心”。以美国为例,3.1亿的总人口中约有5200万(约30%)饱受各种心理障碍的困扰,造成1480亿美元的经济负担,据知美国前三名的心理问题是:焦虑症、抑郁症、毒瘾。
我国现在心理疾病如焦虑症、抑郁症确实有猛增的趋势,此外我们还拥有最大的烟瘾人群。开句玩笑,哪天我们若是真的达到了美国的水平,恐怕将会有和它相同比例的不开心的人。
- 心身疾病
心身疾病在不久前还是一个新概念,顾名思义就是心理和身体(生理)相互影响、相互联结的一类疾病。而今心身疾病却已经囊括了几乎所有慢性病的范畴。
我们以消化性溃疡(胃、十二指肠溃疡)为例,焦虑、抑郁、愤怒会明显增加其发病率。接诊的患者中常遇到面临升学压力的学生、人际关系紧张的职场人、中年危机者、不知所措的退休朋友等。
其实不止于此,很多普通人都有这个体会,在紧张或生气时胃部会出现不适,有些人甚至会有烧心、反酸等表现。要知道胃肠道可能是最容易表现出情绪变化的一组器官,难怪有人称之为“第二套情绪器官”。
胃溃疡
另一个特别的例子是糖尿病。糖尿病看上去是一个单纯的生理疾病,但现在的科学家却认为糖尿病患者普遍有性格内向的问题,他们遇事不愿求助或倾诉,而是选择一味压抑自己,最终影响了免疫—内分泌系统。而相同的现象也存在于湿疹、类风湿关节炎、月经不调、癌症等疾病中。
大家看到这里也就很明了了——原来除了像先天性疾病(如兔唇)或者意外伤害(如外伤),我们日常所见的大多数病都可以划归心身疾病的范畴。这是什么道理呢?
原来,医学界看问题的角度一直在改变。早先大家看待疾病的方式是“生物医学模式”,我遇到过一些受过良好教育的医生,他们也相信疾病只有一个原因——不是生理的,就是心理的。这其实是犯了简化问题的错误,疾病怎么会生得这么教条?
事实上,差不多所有疾病都是生理、心理、社会等综合因素的结果。如果按照从前的“生物医学模式”,我们就很容易落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窠臼。
比如处理上文中的糖尿病我们就只会想到降糖药、胰岛素等办法,思维不免窄化。而若是用1977年美国罗切斯特大学教授恩格尔提出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来治疗糖尿病的话,我们就会在原有用药的基础上再加上医学教育、鼓励运动、控制饮食、心理治疗等方法。
不过回到现实的医疗中来看,尽管“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概念渐渐被人们熟知,但目前的医疗体系重心却还没能顺利转移,“生物医学”模式还将因为惯性而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运动可以从根源上缓解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