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兑换信用货币的基本特点,简述不兑现信用货币的基本特点

首页 > 上门服务 > 作者:YD1662023-12-04 08:03:14

中国金属货币的改制

容易获得、质地柔软、易于加工的铜、银、金等材料,最早被各民族开发利用。使用金属块作为货币,存在两个缺陷,一是确定它的真假和成色困难,二是收付时必须切割的麻烦。

战国以前,诸侯国都是自行铸币的,这也导致货币的标准、形状、价值等五花八门。到战国后期,大概形成了以七雄为主的货币体系,以赵国的铲币、齐国的刀币、秦国的圆形方孔钱、楚国的蚁鼻钱较为著名。 秦灭六国一统中原后,始皇帝于公元前210年颁布法规“以秦币同天下之币”。秦半两钱的圆形方孔钱,一直延续到民国初期。

不兑换信用货币的基本特点,简述不兑现信用货币的基本特点(5)

汉初中央听任地方各郡自由铸币,导致“盗铸如云而起”,不仅造成市场混乱,更使得各地富商豪门操纵铸币权,富可敌国。公元前113年,汉武帝收回了郡国的铸币权,由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五铢钱成为当时唯一的合法货币。铸币权收归中央,对中国后来历朝历代政治经济的发展和繁荣,有着重要的作用。

秦汉以来所铸的钱币,通常在钱文中都明确标明钱的重量,如“半两”、“五铢”等等(二十四铢为一两)。但流通时间较长,磨损是不可避免的。于是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李渊决心改革币制,废轻重不一的历代古钱,统一铸造“开元通宝”钱。如此一来,即便货币磨损,也不影响其价值。

北宋时,货币流通额随着经济繁荣而增加。北宋太宗时期,年铸币八十万贯,后逐渐增加。由于铸钱的铜料紧缺,政府为弥补铜钱的不足,在一些地区大铸铁钱。据《宋史》记载,当时四川所铸铁钱一贯就重达二十五斤八两。在四川买一匹罗(丝织品),要付一百三十斤重的铁钱。纸币“交子”于是在四川地区应运而生。起初,“交子”只是商人和钱庄之间的业务凭证,到宋真宗时期,在政府的许可下,由成都十六家富户共同经营推广。

宋朝的“交子”、元明两代的“宝钞”为代表的纸币,为什么最后都玩不下去了呢?因为古代没有一个货币储备机构和一套健康的货币发行机制,缺乏信用担保。纸币滥发的结果,最后都是沦为废纸。

在宋朝之前,银子是基本不作为货币在市场上流通的,银子是到明朝之后才成为主要流通货币的。明朝之前,中国对银矿的开采十分有限。伴随着新航线的开辟,来自美洲大陆的大量白银流入中国,大概是本土产银两的近10倍之多。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就需要货币结算,大宗贸易中,白银的购买力明显要高过铜钱。在 张居正等改革派的作用下,形成了“白银为主,铜钱辅之”的成熟货币体系,此后沿用到了清朝晚期。

不兑换信用货币的基本特点,简述不兑现信用货币的基本特点(6)

不兑换信用货币的基本特点,简述不兑现信用货币的基本特点(7)

从“以物换物”到纸币,不过是货币的形态发生了变化。货币的本质依然是信用中介工具,跟材质和技术无关。货币失去信用,会发生什么?

虚拟货币是个伪命题

在人类历史上,财富的产生和消失速度的就该是虚拟货币了吧。就拿虚拟货币里最出名的比特币为例,从2009年的0.0001美元开始上涨到2022年最高峰68000美元。如果当年买了1美元比特币,如今也是亿万身价的富豪了。正是因为拥有这样的造富神话,让很多人痴迷与虚拟货币,并诞生了各种各样的虚拟货币,以太币、狗狗币等。

不兑换信用货币的基本特点,简述不兑现信用货币的基本特点(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