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古籍数量巨大,可谓浩如烟海、汗牛充栋。到目前为止,古籍有多少存量?20世纪50年代末,上海图书馆编纂出版《中国丛书综录》,著录国内41家图书馆所藏古籍3.8万多种。20世纪80年代,由国家主导编纂出版了《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著录700多家单位的善本古籍6万多种。2009年,由中国国家图书馆牵头编纂出版《中国古籍总目》,著录全国各大图书馆现藏古籍约20万种。这还并非全部,因为存藏于国内各类小图书馆以及私人所藏的古籍并未得到有效统计。另外,藏于海外公私图书馆、博物馆的古籍同样数量庞大,不可胜计。可以预见,未来几年内完成的《全国古籍总目》之“海外古籍总目”中,现存中国古籍数量应该十分富赡,会令人叹为观止。中国古籍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在我们大力提倡弘扬传统文化的今天,如此丰富的古籍为我们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
宋 李昉等辑《文苑英华》南宋周必大刻本
古籍的概念及其载体
古籍,即古书,据黄永年先生《古籍整理概论》界定,是指从春秋战国开始的包含各种载体形式的我国古代文献,也就是说春秋末战国时编定、撰写的经、传、说、记、诸子等书是古籍的上限,下限则一般划到清代末年,也就是到1911年为止。有人认为甲骨文、金文也是早期的古籍,其实这种说法是有问题的,因为甲骨文是商周时期用来占筮的卜辞,金文则是商周时期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多属与祀典、征战等有关的记事。虽然二者都属历史文献,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与研究价值,但它们并不是用来阅读的书籍,因此严格意义上甲骨文、金文不算古籍。
中国古籍的载体形式是春秋时期从竹木简开始的,当时也有将文字写在缣帛上的。汉代纸张发明之后,出现了书写在纸上的书籍,被称为写本或抄本。唐末五代时出现了雕版印刷,产生了刻本,即用纸张印刷的书籍。
晋 郭璞注《山海经传》清扫叶山房刻本
书籍的装帧形式在中国古代经过了一个漫长的发展阶段。以纸质古籍为例,在雕版印刷发明以前,图书是被抄写在纸上的,采用长卷形式,阅读时展开,平时卷起,称为卷轴装,或卷子。欧阳修《归田录》说:“唐人藏书皆作卷轴。”雕版印刷普及以后,由于书版各自成块,卷轴装已不适用,古籍装帧改进为册页形式,先后出现旋风装(唐代)、经折装(唐宋)、龙鳞装(唐宋)、蝴蝶装(宋代)、包背装(元代)、线装(明清)几种形式。线装的形式一直被沿用至今,所以民间一般将古籍称为线装书。
古籍的分类与基本内容
古籍书目的分类始于西汉时的《别录》《七略》,其分类面貌基本保存于《汉书·艺文志》中。自《隋书·经籍志》确立四部分类法之后,经、史、子、集四部分类便成了古代目录分类的主流。史志如《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宋史·艺文志》,国家书目如《崇文总目》《四库全书总目》,私家书目如《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等,现存著名书目都采用了四部分类法,经、史、子、集涵盖了中国古籍的大致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