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生活中
风险总是与我们相伴而行
要有防范风险的安全意识
才能对可能发生的风险有所防范
一旦发生危险
也能及时准确地应急处置
全覆盖原则
风险识别的岗位应全覆盖,岗位职责所涉及的所有作业活动和相关的设备、设施要全覆盖。
集体识别原则
基层单位应组织岗位操作人员、有关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组成识别小组,识别岗位风险。
岗位风险的识别,不是单纯形成的书面标准和制度要求,而应是由全部相关人员共同参与,根据作业中存在的所有要素,识别出可操作性清单,能达到帮助每一位岗位员工明确岗位风险和初期应急处理的目的。
STEP 1:进行危险源识别
根据《岗位危险源识别参考表》,识别岗位上实际存在的危险源,危险源识别应覆盖岗位所能涉及到的危险化学品、物理化学性质、自然环境、生物疾病、安保等方面的危险源。
STEP2:危害因素识别
识别每个危险源可能导致事故事件的因素。根据《岗位危害因素参考表》,针对每一个危险源,从工艺、设备、外部影响、环境因素、操作与施工、其它等方面识别可能导致危险(源)释放的危害因素。
STEP3:危险事件识别
根据危险源、危害因素,识别每个危险源可能发生的危险事件。并识别预防危险事件发生或减轻其后果的各种措施(包括硬件措施、个体防护和管理程序等),形成岗位危险事件清单。
基层单位风险分解落实到岗位
基层单位风险清单中存在工艺层面和关键设备设施的风险时,基层单位应将风险清单中的相关的风险分解落实到具体的岗位。
主要风险识别
综合每个危险源可能发生的危险事件、工艺和关键设备设施风险,按照工艺流程、工作过程识别出主要风险。通过主要风险还可进一步核实防护和应急措施的可操作性,便于岗位操作人员的日常风险监控。
定期评估岗位操作规程
结合岗位风险定期评估岗位操作规程,并及时调整操作规程,做好岗位培训工作,确保岗位员工规范操作,有效管控所识别出的风险。
制定应急处置卡、组织演练
根据风险识别结果进行岗位风险排序,针对岗位的风险制定相应的应急处置卡并组织演练。
基层岗位操作人员职责
基层岗位操作人员应当根据识别出的风险清单进行日常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增强安全意识
学会岗位风险识别
确保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