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耕细作农业的形成,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形成时间

首页 > 上门服务 > 作者:YD1662024-01-07 04:11:00

导言

中国是世界文明发源地之一,他不同于西方以贸易为主的的海洋文明,而是以自耕农经济为主的大河文明。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民以农业为主的生产工具也在不断地改进,生产技术也日臻成熟。为了农业灌溉的需要,水利工程也开始大力兴建,最终形成分别在中国北方和南方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体系。自耕农经济出现以后,以家庭为单位自给自足和“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农业生产模式逐渐形成。成为古代农村的主要经营方式。

精耕细作农业的形成,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形成时间(1)

中国农业的起源

中国最初的原始农业是从采集经济到种植经济发展而来的,并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形成规模。由于南北气候的差异,北方形成以栗、麦生产为主,南方则以水稻生产为主。在黄河流域的半坡遗扯和长江流域的河姆渡文化遗扯中,人们先后发现了遗存的栗、菜子、猪骨和大量遗存的稻谷、家畜骨骸等。通过这些发现,足以征明中国的原始农业和家畜伺养业在那时候就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平。

古代中国不仅有着丰富的农作物资源,在家畜养殖业上也比较丰富,其中猪、鸡、狗、马、羊、牛成为古代人民普遍养殖的六种主要家畜。

精耕细作农业的形成,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形成时间(2)

从耒耜到曲辕梨

中国古代原始农业是以刀耕火种为主要形式。那个时期的人们在耕作方式上使用的都是石斧、石铲、木耒、骨耜等简单的石器工具。

在进入文明后,耒、耜仍然还是人们主要的农业生产工具,因为那时候的金属器件,比如青铜器还是一种比较贵重的金属,产量小,还无法普及。

精耕细作农业的形成,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形成时间(3)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发明出来了冶炼铁技术,此后,铁农具逐渐取代容易损坏的石器和骨器农具,大大提高了人们的生产效率。而铁犁牛耕则出现在春秋后期,西汉时得到进一步的改进并广泛推广。

唐朝时期,随着南北耕作技术的融合,在长江下游一带出现了一种更为先进的铁农具—曲辕犁。曲辕梨的出现,是自汉代改革以来又一次在耕作技术上的重大突破,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基本定型。

精耕细作农业的形成,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形成时间(4)

水利设施的逐渐完善

中国古代的农业发展与水利工程是相辅相成的,两者缺一不可。从大禹治水的传说就可以反映出古人在战胜自然灾害和兴修水利上所负出的艰辛和苦难。历史上著名的都江堰、郑国渠、漕渠、白渠等水利工程的建成,使古代的农耕经济得到更好的发展,农民们收入大大提高

精耕细作农业的形成,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形成时间(5)

无论自然条件多么恶劣,古人总能够因地制宜,比如生活在新疆一带的古人通过聪明才智发明出了坎儿井,成功在干旱地区利用水平隧洞导引地下潜流的方式进行灌溉。

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

随着耕作方式的不断进步,在商周时期,虽然耕作农具简陋,但是人们都采用大规模简单协作方式进行农业生产,以解决生产力低下的问题。

到了春秋时期,伴随着土地私有化的出现,自耕农经济应运而生,并且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形成了以“男耕女织”为主的经营方式,同时也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

精耕细作农业的形成,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形成时间(6)

结语

“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发展模式虽然能够让农民们实现自给自足,但是也有一定的脆弱性,比如遇到战乱、天灾或者统治者过度剥削和压榨等原因,就会遭受到毁灭性打击。

自耕农经济除了盐铁以外,基本上可以自给自足,但是受限于生产规模小和男女分工明确,导致生产规模很难再扩大,同时也阻碍了古代社会的分工和经济交换的发展。

到了清末民初,这种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已经不适合时代的发展,成为阻碍生产发展的因素。

文I独立评论员

注I图片来源于网络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