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蜀山江哥。本是后山人,偶作前堂客,喜欢信手涂鸦、传统文化、时事热点。关注我,一起“诗”与“远方”!
我们国家有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其中纹饰是我国最璀璨的文化之一。上回我们分享了“曲折纹、勾云纹、绳络纹”,这回与大家分享“连珠纹、席纹、云雷纹、弦纹”,这些又有哪些讲究和寓意呢?记得关注收藏,不然下次您可能就找不到我了!
连珠纹
连珠纹
连珠纹又称联珠纹、连珠、圈带纹,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几何图形的纹饰,是由一串彼此相连的圆形或球形组成,成一字形,圆弧形或S型排列,有的"珠"为实心圆,有的为空心圆,还有的是同心圆。
连珠纹的样式多以圆形为主,表示太阳,环形表示太阳光辉的放射,片状、块状、不规则面积的存在很少,多表示"火",即人造太阳。是古人想象中的人造太阳,是人们对宇宙相互关系认识前用来黑暗的光明使者,是史前文化太阳崇拜的继续。
连珠纹、连珠圈纹是古波斯萨珊王朝最为流行的花纹;连珠纹用于青铜器、建筑、陶瓷等上作为装饰。但在我国商代的叶脉纹镜上就可以看到其最早的纹饰,5~7世纪间沿丝绸之路从西亚、中亚传入我国。在中国的唐锦中成为数量最多,而且具有时代特色的纹饰。至隋代,连珠纹发展为连珠圈纹,并成为各种器物的主题纹样。
席纹
席纹
古代陶器纹饰。是陶坯未干时放在席子上印出的席子编织印痕,多见于器物底部。席纹的印痕通常较深,印纹清晰,呈"十"字叉形,经纬互相压叠,排列紧密。后来席纹从陶器装饰领域扩展到其他领域,如服饰、剪纸、壁画、瓷器等没出现了大量做工精美的席纹工艺品,如雍正粉彩席纹杯。典型的席纹有半坡遗址出土陶器上的扁平人字形席纹、圆条和扁条垂直交错的席纹等。
席纹在传统建筑装饰中常用,个人觉得没有什么特别的寓意,主要是当时的一种工艺需要,从而演变发展。
云雷纹
云雷纹
云雷纹是陶瓷器装饰的一种原始纹样,图案呈圆弧形卷曲或方折的回旋线条。圆弧形的也单称云纹,方折形也称雷纹,云雷纹是两者的统称。最早出现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可能从漩涡纹发展而来。至商代晚期,云雷纹已经比较少见,但在商代白陶器和商周印纹硬陶、原始青瓷上,云雷纹仍是主要纹饰。
云雷纹有拍印、压印、刻划、彩绘等表现技法,在构图上通常以四方连续或二方连续式展开。常作为青铜器上纹饰的地纹,用以烘托主题纹饰。也有单独出现在器物颈部或足部的。盛行于商代和西周,春秋战国时期仍见沿用。在粤系的铜鼓上,云雷纹是作为主导纹饰应用的,常见密布于鼓面中心太阳纹的周围,象征太阳与云雷共存于天际,系古人对太阳、云雷的崇拜。
弦纹
弦纹
弦纹是最简单的纹饰之一。纹形为凸起的横线,一般一道至三道。有时单独出现,有时作为其他复杂花纹的衬托。另有作人字形的弦纹,称为"人字纹"或"人字弦纹"。细而长的线条形,水平展开并环绕器物周匝。弦纹的出现与原始制陶中轮制方法的产生有关,旋刻出来的弦纹又称旋纹。纹样是刻划出的单一的或若干道平行的线条,排列在器物的颈、肩、腹、胫等部位。是古器物上最简单的传统纹饰,在青铜器上呈现为凸起的横线条。出现于新石器时代,商周普遍流行。弦纹是作为界栏出现的。盛行于商、周时期,直到汉代仍见沿用。
您还了解哪些传统纹样,欢迎大家关注留言以便江哥推出更多有关纹样的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