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持续时间最长的争端当属1999 年立项,现在仍未完工的基申甘加大坝工程。大坝一设计,两国就开吵,吵到天昏地暗,吵到项目停摆,吵到巴基斯坦又将印度告上国际法庭。经过漫长的诉讼和辩论,海牙和平宫于2017年8月最终裁定印度可以继续建设该工程,但必须保证全天候流向下游的水量为9立方米/秒,且不能破坏巴方境内尼拉姆河谷的生态环境。
印度在克什米尔拟建的Rattle、Miyar、Pakul Dal和Lower Kalnai等水电项目,也因巴方反对一直搁置至今。
印度也抗议巴基斯坦在争议地区修建的迪阿莫-巴沙大坝,世界银行和亚洲发展银行都因此而拒绝投资。而印度河上游充沛的水力资源,对于能源紧缺的巴基斯坦又是至关重要的。
反正上游一个个峡谷就在那里摆着
只是自己没钱建,难受
(图像来自google map)▼
冰川消融可奈何
虽说印度常抱怨分得的水量太少,巴基斯坦也仍为印度掌控上游而忧虑;但争水的嘴仗从未点燃真正的兵火,这着实弥足珍贵。《印度河用水条约》历经第二次和第三次印巴战争,锡亚琴冰川炮战、卡吉尔冲突等武力对抗而坚韧不倒,平稳运作近60年,维护着两国的水秩序。
世行资深律师Kosher Uprety就曾说:“假如没有这样一个条约的话,印巴之间可能会发生五六次战争”。
《条约》或许还能为印度河流域服务,但它没法无法阻止水蛋糕的缩小。
如果不是上游冰川无私奉献
印巴在下游也没什么可争的
(图片来自NASA)▼
近年来,南亚地区气候变化明显,洪水、干旱带来沉重损失,冰川缩小更是对印度河釜底抽薪。
印度能源和资源研究所在过去十年中一直在监测科拉霍伊冰川,发现在1990-2018年期间,该冰川失去了18%的冰量,并且损失率正迅速上升。而杰赫勒姆河水源正是依靠这里的冰雪融水。喜马拉雅冰川更是印度河及其支流的源头,冰川地质学家拉吉夫·乌帕迪罕表示“喜马拉雅山约 90% 的冰川正在消融,有些冰川的消融速度高达每年40米。“
印度河上游的帕米尔高原、克什米尔谷地、喜马拉雅山脉西端
(图片来自NASA)▼
除了冰川融化,威胁水资源的还有污染。印度的主要城市每天都会产生约 383 亿升污水,其中只有118亿升经过处理,而工业污水的处理率只有 60%。巴基斯坦的水污染也不遑多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显示,该国目前只有不到2%的城市拥有污水处理设施。
南亚河豚主要分布在印度河和恒河流域
显然,这两条河现在都不怎么干净
(图片来自wikip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