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母开局就是天牌,符合她老祖宗的身份,贾母合韵说的是“头上有青天”。
中间一张是“五与六”,即上面是五点,下面是六点,这里的“六”应该念作lu,所以贾母为了押韵,说的是“六桥梅花香彻骨”,六和骨的音是合韵的。
除此之外,依照蔡义江先生的解释,贾母口中的六桥位于杭州西湖苏堤,北宋时初建,即跨虹、东浦、压堤、望山、锁澜、映波六座桥,堤上多植梅花,梅花在牙牌中,因其形状相似,往往被认为是五点的代名词,这里以“六桥”比六点,以“梅花”比五点。
刘姥姥游览潇湘馆
第三张牌鸳鸯说的是“剩的一张六与幺”,即上面是一点,下面是六点,贾母用“霄”合“幺”的韵,说了个:一轮红日出云霄。
一轮红日指的就是上面的红一点,下面六点绿,比喻青云,所以贾母行出来的酒令,不仅合韵,还符合这套牙牌令的点数和点色。
最后三张牌合成一副,三张牌分别是六六、五六、幺六,五与幺加起来也是六,成“一副儿”,酒令中叫“蓬头鬼”。所以鸳鸯说的是“凑成便是个蓬头鬼”,贾母对“那鬼抱住钟馗腿。”完美收尾。
刘姥姥进大观园
通过对贾母这个例子的分析,不难看出,牙牌令的游戏要想玩好,最重要的就是行令官,她必须熟悉牙牌令的复杂名色,而且要随机应变,给玩游戏的人留下合辙押韵的空间。
缀锦阁的宴席上,排在贾母之下的,就是客居贾府的薛姨妈,原著是这么写的:
鸳鸯又道:“左边是个‘大长五’。”薛姨妈道:“梅花朵朵风前舞。”鸳鸯道:“右边还是个‘大五长’。”薛姨妈道:“十月梅花岭上香。”鸳鸯道:“当中‘二五’是杂七。”薛姨妈道:“织女牛郎会七夕。”鸳鸯道:“凑成‘二郎游五岳’。”薛姨妈道:“世人不及神仙乐。”
薛姨妈的这副牌比较简单。
“大长五”和“大五长”的牌面是一样的,上下都是五,但由于揭开牌面的同时,还要念一句合辙押韵的诗词或俗语,如果鸳鸯左边、右边都说“大长五”,或者“大五长”,那么薛姨妈就得连压两次相同的韵,这样游戏会显得很无聊。
所以鸳鸯灵活改变,首张牌说“大长五”,让薛姨妈压“五”的韵,到了下一张牌,和上面一模一样,就念成“大五长”,让薛姨妈压“长”的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