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望》是唐代诗人杜甫在安史之乱期间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它以引人入胜的写作风格描绘了战乱中长安城的荒凉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祖国沦陷、家庭分离、个人衰老的深切忧伤,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秩序和自然秩序的理想追求。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杜甫忧国忧民、爱国爱民的高尚情操,也体现了他作为现实主义诗人的艺术成就,被誉为“诗史”,是杜甫诗歌中最著名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春望》的第一句“国破山河在”,以简洁有力的语言开篇,立刻引起读者的注意和共鸣。这句话既是一个事实,也是一个隐喻。事实上,唐朝在安史之乱中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打击,唐王朝分崩离析,唐政权动摇,百姓流离失所,社会秩序崩溃。隐喻上,这句话暗示了诗人对祖国的深厚感情和不灭信念。山河是祖国的象征,它们虽然遭受战火的摧残,但仍然坚固不移,显示了祖国的永恒和伟大。诗人用“在”字表达了他对祖国未来的期待和希望,他相信祖国终有一日会重振雄风,恢复昔日的辉煌。
《春望》的第二句“城春草木深”,与第一句形成鲜明的对比。这句话描写了长安城在春天的景象,但却没有一丝生机和欢乐。草木深,意味着城市荒芜无人,没有人来修剪或赏玩。城春,意味着春天本应是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季节,但在战乱中却变得冷清萧索。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对长安城曾经繁华盛世的怀念和对现实悲惨境遇的无奈和悲哀。
《春望》的第三句“感时花溅泪”,写出了诗人对时局的感慨和悲痛。花是春天最美丽最欢乐的物象,但在诗人眼中却成了他悲泣的伴侣。花溅泪,既可以理解为诗人看到花开而流泪,也可以理解为花也为诗人流泪。这样一种寄托情感于自然物象的手法,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十分常见,称为物化或拟人。这种手法可以增强诗歌的情感表达力,也可以增加诗歌的艺术美感。诗人用“感时”二字,概括了他对时代的不满和愤慨,他不甘心看到祖国被敌人侵略和分裂,他不忍心看到百姓遭受战火的摧残和苦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