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城记的开头为什么经典,双城记为什么那么经典

首页 > 上门服务 > 作者:YD1662024-01-18 21:07:00

那是最美好的时代,那是最糟糕的时代;那是个睿智的年月,那是个蒙昧的年月;那是信心百倍的时期,那是疑虑重重的时期;那是阳光普照的季节,那是黑暗笼罩的季节;那是充满希望的春天,那是让人绝望的冬天;我们面前无所不有,我们面前一无所有;我们大家都在直升天堂,我们大家都在直下地狱——简而言之,那个时代和当今这个时代是如此的相似,因而一些吵嚷不休的权威们也坚持认为,不管它是好是坏,都只能用"最……"来评价它。

这是一段非常有名的小说开头。自这本小说诞生之日起,虽然过去了整整160年,这个开头却一直被世界范围内的广大读者所津津乐道。

这本名垂文学史的小说,就是英国文学巨匠查尔斯·狄更斯的代表作《双城记》。

双城记的开头为什么经典,双城记为什么那么经典(1)

英国文学巨匠查尔斯·狄更斯的代表作《双城记》

《双城记》被公认为是狄更斯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是他的创作思想与艺术风貌的集大成之作。但与他的其他作品相比,《双城记》又是一部引发读者最多争议的作品。

大家争议的焦点,概括起来主要是两点:

其一,《双城记》是不是历史小说?

其二,《双城记》有没有故意丑化法国大革命?

要回答这两个疑问,浮生君认为,必须先对以下这三个方面的内容有所了解。

1、 查尔斯·狄更斯的创作生涯

狄更斯在英国文学史上的地位,被认为仅次于莎士比亚,是十九世纪英国最伟大的作家。

从1833年,21岁时的第一篇随笔发表;到1870年58岁,在写作最后一部长篇小说期间不幸离世,在将近40年的文学创作生涯中,狄更斯笔耕不辍,共创作了15部长篇小说(其中最后一部小说《德鲁德之谜》只完成了25章),以及大量的中短篇小说、随笔、游记、戏剧乃至诗歌等作品。

双城记的开头为什么经典,双城记为什么那么经典(2)

十九世纪英国最伟大的作家:狄更斯

狄更斯的小说作品,大部分以英国中下层普通人的生活为切入点,通过描述普通人的喜怒哀乐,揭露社会现实,同时达到鞭挞人性、表达作家自己的人生哲学与生活理想的目的。

这是一位擅长以小见大、用充沛的想象力与文采斐然的笔触构建自己独特的文学王国,并以此映照现实生活的小说家。其作品不仅在当时深受英国人民喜爱,更在后来这一百多年来风靡世界。狄更斯的代表作有《雾都孤儿》《大卫·科波菲尔》《艰难时世》《小杜丽》,以及本篇介绍的这本《双城记》等。

2、 小说《双城记》的故事内容

《双城记》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讲述了发生在1775年到1793年将近20年间,生活在法国巴黎与英国伦敦这两个城市里的一群普通人的命运故事。

简单来说,小说主要以3条故事线展开叙述:

正直的马奈特医生年轻时由于接诊,撞破了埃弗瑞蒙德侯爵兄弟迫害一对贫农姐弟致死的丑事。因不肯接受埃弗瑞蒙德侯爵兄弟的收买,马奈特医生被侯爵兄弟以莫须有的罪名,关押进了巴士底监狱,被囚时间长达18年之久。

后来,被解救出来的马奈特医生精神濒临崩溃,幸好在其女儿露西的关爱与照顾下才慢慢恢复了健康。因害怕再次被侯爵兄弟迫害,父女俩从巴黎秘密来到伦敦,展开全新的平静生活。

埃弗瑞蒙德侯爵兄弟拥有声名显赫的姓氏与滔天权势,却是一对冷酷无情、纵欲残暴的孪生恶魔。他们欺压家族土地上的广大佃农,从不把贫苦阶层当人看待,在自己的领土上为所欲为、作奸犯科、无恶不作。

双城记的开头为什么经典,双城记为什么那么经典(3)

小说《双城记》插图

但侯爵儿子查尔斯却秉性善良,因看不惯父辈的所作所为、无法忍受法国当时的暴政,选择放弃家族继承权,远走伦敦,通过隐姓埋名、自食其力,试图摆脱家族桎梏,创造全新的人生。后来,查尔斯在伦敦认识了马奈特一家,并最终与露西相爱、结合。

德发日夫妇经营着巴黎近郊圣安东尼区的一家酒馆。德发日先生年轻时是马奈特家的仆人,而德发日太太则是那对被埃弗瑞蒙德侯爵兄弟迫害致死的姐弟的妹妹。因为这样的关系,加之长期遭受统治阶级的剥削,德发日夫妇对统治阶级与贵族怀着极深的仇恨。

他们与其他反对法国贵族的"雅克"组织成员一起,秘密开展暗*贵族、推翻统治阶级的暴力革命活动,并最终参与发起了震惊世界的法国大革命。

狄更斯通过严密的故事结构与精妙的情节推进,将这三条故事线自如地穿插、交汇在一起,谱写出了一支跌宕起伏、气势恢宏的交响乐。

3、小说《双城记》的创作背景与动机

1859年4月~11月,《双城记》以连载的方式,在狄更斯主编的杂志《一年四季》上发表。

故事的灵感,据狄更斯自己说,是1857年来源于柯林斯的剧本《冰海深处》。《冰海深处》讲述了一个以德报怨的故事,故事主人公被恋人抛弃后,在北极探险时为拯救情敌而情愿牺牲自己。这就是《双城记》中,为了爱人的幸福甘愿牺牲自己的西德尼·卡顿的人物雏形。

但是,在长达两年的故事构思阶段,狄更斯开始越来越担忧英国国内的社会形势。

他的担忧当然不是毫无缘由的。当时的英国,正处于由全盛时期的日不落帝国,转向日渐凋零衰败的时期。一方面,国内政治腐败、经济萧条、贫富悬殊;另一方面,欧洲大陆各国的革命运动风起云涌,德国工业化正在迅猛发展,新兴的美国也开始迅速崛起。

在这样内忧外患的大环境下,英国国内的社会矛盾日益尖锐,贫苦阶层的不满在快速堆积。作为一个拥有敏锐洞察力的知名作家,狄更斯觉得英国当下的局势与法国大革命前夕的情形非常相似,不由得忧心忡忡,担心英国会像法国一样发生革命暴动。

双城记的开头为什么经典,双城记为什么那么经典(4)

首页 12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