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背景:
这组诗是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白居易在被贬谪去江州(浔阳)途中和元稹的同名组诗之作。元和五年(810年),元稹因被贬为江陵士曹参军。元稹在江陵期间,写了五首《放言》诗表示自己的心情。过了五年,诗人被贬为江州司马。感慨万千,也写下《放言五首》诗奉和。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放言五首·其一注释:
朝真暮伪何人辨,古往今来底事无。白日真黑夜假谁去分辨,从古到今的事无尽无休。辨:一作“辩”。底:啥。
但爱臧(zāng)生能诈圣,可知宁子解佯(yáng)愚。只喜臧生能骗过圣人,又怎知甯子识破了装傻的。臧生:指臧武仲。臧:一作“庄”。防:是武仲的封地。武仲凭借其防地来要挟鲁君。诈圣:欺诈圣人。宁子:指甯武子。甯:今亦作“宁”。知:同“智”。
草萤(yíng)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萤火虫有光非真的火光,荷叶上的露水虽圆岂是真珠?“草萤”二句:以萤光并非火,露滴不是珠来比喻人世间的某些假象,并告诫人们不要为假象所蒙蔽。这是从侧面说明要从本质去看问题,或者说要善于透过现象看出本质。
不取燔(fán)柴兼照乘,可怜光彩亦何殊(shū)。 不要烧柴去照亮车马,可怜的光彩有甚么不同呢?燔柴:此用为名词,指火光。照乘:珠名。殊:异。
白居易的主要作品有:
草 / 赋得古原草送别、池上、忆江南·江南好、暮江吟、问刘十九、浪淘沙·白浪茫茫与海连、钱塘湖春行、鸟、池上二绝、浪淘沙·借问江潮与海水、后宫词、宴散、望月有感、夜雪、花非花、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忆江南三首、长相思·汴水流、夜筝、南湖早春、卖炭翁、放言五首·其三、采莲曲、梦微之、望驿台、醉赠刘二十八使君、燕诗示刘叟、江楼夕望招客、魏王堤、江楼月等。
《放言五首·其一》由[小孩子点读]APP - 小学家庭辅导专家,独家原创整理并发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