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言,即无所顾忌,畅所欲言之意。
而《放言五首》,乃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组富含人生哲理的抒情组诗。这五首诗,是白居易被贬谪江州司马时于途中所做。而在此之前,白居易的好友元稹曾经在被贬谪江陵时亦作有五首放言组诗,故而白居易的这首组诗也算是对元稹的一种唱和应答。
白居易再被贬谪江州时,内心的心情想来也是比较矛盾复杂的。因为武元衡被刺*一案,看尽了大唐朝廷的内斗与昏暗。或许在他想来,反正老子也已经被贬谪了,那干脆就无所顾忌的畅所欲言一番好了。谁知在他的这一番毫无顾忌之下,反而使他想通了许多的人生哲理与感悟,由此渐渐的开始改变,显得通达而内敛,且独善其身。
这五首组诗,是白居易依据自己的人生阅历,分别就关于社会人生的真伪、祸福、贵贱、贫富、生死等诸般问题的一番纵抒已见,以此来表明对唐宪宗元和时期的社会政治态度,并借此来告诫醒喻世人。
放言五首·其一
朝真暮伪何人辨,古往今来底事无。
但爱臧生能诈圣,可知甯子解佯愚。
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
不取燔柴兼照乘,可怜光彩亦何殊。
臧生,即春秋时期鲁国大夫臧武仲,臧孙纥。因其矮小多智,被时人称之为圣人,但在《论语·宪问》与春秋中记载,臧武仲曾凭借自己的封邑来要挟鲁国君主立臧氏为后任储君,有妄称圣人,欺诈之意。
甯子,即宁武子。《论语·公冶长》中记载,这位甯武子,在邦有道时则知,邦无道时则愚。大意是说他在国家清明时发挥智慧才能,在国家昏暗时则装傻充楞不言,简而言之就是懂得明哲保身。
白居易结合了臧武仲与甯武子的故事,作了形象的对比。从而单刀直入的说,朝真暮伪何人辨,古往今来底事无。但爱臧生能诈圣,可知甯子解佯愚。
说的是,古往今来的那些伪善者是凡人莫能辩的。臧武仲奸诈而称圣,甯武子大智却装傻。什么是真?什么是假?世人因表象所惑,喜欢的却是道貌岸然的假圣人,却忽略了大智若愚的真高贤。
世间许多人,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由于种种表象所迷惑,往往被那些伪善者引诱。轻者只是收割这些被迷惑者为他带来的利益,重者则会迷失到被引发至家国动乱的层面上来。而这些伪装的伪善者,往往又是那般的让人看不清,他们带着和煦的笑容,带领着被愚弄者一步步走向罪恶的深渊,当他们撕下这层伪善的面纱后,往往许多人已然无法回头。
于是,白居易提出了分辨真假,辨别是非,去伪存真的一个办法。引出了后两段话,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不取燔柴兼照乘,可怜光彩亦何殊。
用比喻的手法,说草从中的亮光并非就是火光,有时可能是萤火虫发出来的光芒。而荷叶上的露珠并非是珍珠,尽管这露似珍珠,也能在光芒的照耀下,闪耀着晶莹的绚丽夺目之美。
正因为这份美感,往往迷惑了世人的眼睛。凡事不能光看表面,外表很真的并不一定是真的,去伪存真说难且易,说易且难,只需遇事时冷静对比一番作为便知。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假的能欺人一时,终归不能欺人一世。
最怕的,就是不取燔柴兼照乘,可怜光彩亦何殊。倘若一个人愚昧昏暗到连荧光与燔火,露珠与珍珠都不能识别的地步,那真是可悲可叹了。一个人若连明辨是非,思伪存真的方法都不取,也无怪乎为人可怜且人所不怜,而可怜之人,往往有可恨之处。
此篇,白居易形象的运用对喻之法,阐明哲理。以辩伪之说,对当时的时事昏暗针砭了一番,既抒发了心中忧愤,也发出了警示后人的呐喊与喻意。人世间存在着许多种假象,不要为眼前的诸般假象所蒙蔽,要善于通过现象去看通事物的本质。
放言五首·其二
世途倚伏都无定,尘网牵缠卒未休。
祸福回还车转毂,荣枯反覆手藏钩。
龟灵未免刳肠患,马失应无折足忧。
不信君看弈棋者,输赢须待局终头。
由诗中的世途,尘网,祸福,回还,荣枯,龟灵,马失,输赢这些形象生动的字可知。此首诗说的是,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福祸相依之意。
老子于《道德经》中说过,祸福相依,祸是福的依托之所,而福又是祸的藏息之地。故而祸福之间,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换的,是好事还是坏事,是在这个条件下的一种朴素中的矛盾与辩证。由于福兮祸兮往往只在一瞬之间,故而白居易才于诗中有世途倚伏都无定之语。
然而,红尘俗世,一个人一旦牵绊缠绕其中之后,就再也难以停止。正如陶渊明在《归园田居》里的诗中所言,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人世尘网,古人们常常视作为对人的束缚,所以也常有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的这般隐世白云深山之语。可是,红尘之事又岂能是说跳出就能跳出的呢?正因为这份牵绊,所以尘网牵缠卒未休。
世途也好,尘网也罢。这世间的福兮祸兮,就像这循环往复的车轱辘一般,一旦动了起来,就如尘网般再也难以停止下来。积善有余庆,荣枯立可须。草木有兴衰反复之时,世事的荣辱,就如同那藏钩之戏般变幻无常,令人捉摸不透。故有祸福回还车转毂,荣枯反覆手藏钩,这般带有个人的兴叹之语。
龟有灵性,神龟长寿,这是它的福。然而,正是因为神龟通灵,所以又常常被人*害,开膛破肚,用其龟甲来占卜吉凶之事。当真是福兮祸兮,故有龟灵未免刳肠患这般令人兴叹之语。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塞翁的马失而复还,还带回了一匹好马,这看起来是福。然而,塞翁的儿子因为骑马而摔断了腿,这福也就变成了祸。故而这福祸之间当真难言,马有失蹄时,是什么造成了这塞翁失马的福祸之事呢?或许是,塞翁之子事先没有做好安全措施;又或许是,明知道自己的能力不足以掌控这匹烈马,非要逞强任能,看不清自身,结果福兮变成了祸兮。喻意之深,却道理浅显,无非就是冷静看待自身这福祸之事了,心坦然则淡然,心静则意宁。祸福之事,有时只在一念之间。
于是,白居易又说了马失应无折足忧之语。马虽失前蹄,看起来是坏事,但也不要因此而过分的去忧虑烦恼,福祸之事,在一定的条件下是相依相存的。
不信?那么请看那些下棋的人,最终的输赢不还得等到局终之时才能见分晓吗?所以末尾才有不信君看弈棋者,输赢须待局终头的辩证之语。
此篇,主要说得是世途倚伏都无定,输赢须待局终头的祸福转换。白居易在此篇之中还是存在一定的片面的,因为诗不可能完全说明一切,但其中所提到的种种典故,深思之下并不难发现这福与祸之间的客观规律。简言之,无非就是你自身如何看待这祸福之事罢了。种因得果,福兮祸兮,唯一念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