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制日报全媒体记者 蔡长春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居民汽车保有量不断增长,而由于历史规划等原因,停车难问题在一些老城区、中心城区尤为突出。居民小区停车难已成为当前社会治理方面的一个热点问题。
《法制日报》记者近日采访多位交通管理领域专家,听他们讲述了通过完善利益平衡机制来调整停车位价格缓解车位紧张,构建智慧停车系统实现停车规范有序管理,因地制宜挖掘小区现有停车资源的“三个金点子”。
完善利益平衡机制
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常务理事、钦点智库创始人兼理事长陈柳钦认为,在停车位供给不能增加的前提下,想要缓解车位紧张的矛盾,就要从遏制需求入手,通过利益平衡机制来调整停车位价格。
“其基本原理就是少数人使用停车位,占用了属于大家的稀缺资源,因此要支付费用,来平衡共同的业主利益;停车位的价格参照停车位的供需状况,充分考虑物业管理必要的管理维护费用等多方面因素后制定,最后的均衡价格应使停车位的需求紧张状况得到缓解。”陈柳钦说。
他进一步介绍说,可以通过车位使用权拍卖的方式来寻求车位不再紧张的利益平衡点,而拍卖所得的收入应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停车位的收费分配应体现对全体业主利益补偿的原则。
“物业管理企业是小区车辆管理的全权负责人,管理职责包括提供停车位、车辆停放管理、车位车库设施维修等,收取的费用用于完成双方约定的职责内容;业主在选择服务,支付相应的费用之后,享有约定的服务内容。”陈柳钦说,在处理停车服务的问题上,应当充分体现契约精神。
针对当前出现的一些小区外部车辆涌入“蹭车位”的问题,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陶品竹建议,可以通过设置临时收费和固定收费两种不同的收费标准限制这种情形,通过提高临时收费额度进行防范。
构建智慧停车系统
陈柳钦认为,可以考虑构建智慧停车系统,利用智慧停车系统中的智能收费系统及错时停车功能来解决问题。
在他看来,智慧停车虽然无法增加供给,但可以从规范管理和错峰停车上提供技术支持,如通过智能收费系统,可实现对车辆按照不同的费率、时段等进行差异化收费,控制车辆进入小区的权限及费用,从而强化车位的高效利用。
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客座研究员夏学民也建议,全国各地应大力实施“潮汐停车”模式,加速构建城市、区域乃至全国统一的“互联网+智慧停车信息平台”,把辖区内的各类停车位资源通通纳入平台,实时动态管理,起到“削峰填谷”的作用。
夏学民举例说,白天居民出行上班后,居民小区停车场就会有空出来的停车位,将这些空闲停车位向小区周边单位上班人员开放,允许他们在某一特定时段使用。同样,各单位内部停车场,晚间时段有可能会有空闲车位,这些空闲车位,应该向周边居民开放,供他们晚间停车。另外,在后半夜时段,可将部分非主要街道路面开辟为停车场,供大家使用。
深度挖潜停车资源
在解决小区停车难问题上,陈柳钦和陶品竹还有一个建议,那就是对小区及其周边进行停车资源的深度挖潜。
陈柳钦告诉记者,政府相关部门、居委会、物业管理企业、业主自治组织应多方协作、密切配合全体业主解决停车位紧张问题,可以在充分尊重业主权益、广泛征集业主意见的前提下,因地制宜挖掘小区现有停车资源。
“在规划部门指导下,通过改造绿地、拆除违章建筑和利用闲置场地建造停车场地或立体式停车库;保障消防通道畅通的前提下,合理利用小区道路规划停车位;在不干扰正常的道路交通运行前提下,经交管部门同意,在小区附近一些次干道路、支路、背街小巷、建筑物间设置临时或限时停车位等。”陈柳钦说。
陶品竹建议,可以探索利用公共道路资源补充供给小区夜间停车位,针对小区停车位主要是下班时间以后供不应求的实际情况,且夜间占用公共道路资源进行停车通常不会造成交通拥堵,可考虑将小区周边的公共道路资源予以适当的综合利用。
“应进一步加强对业主共有权意识的培养,完善权利行使的法律环境,强化市民的自治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物业管理企业和业主之间因停车位产生矛盾,公平公正解决小区停车治理难题。”陈柳钦说。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