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频收音机信号增强,如何让收音机的信号变好

首页 > 实用技巧 > 作者:YD1662023-05-19 04:02:15

苏氏兄弟设计并试制成一套50瓦特功率的广播电台,1929年12月23日正式营业。

自1934年开始,国际上流行的超外差收音机进入上海。和以前市售的再生式或者超再生式收音机相比,超外差收音机的灵敏度、稳定度和选择性更好。

进入上世纪30年代之后,亚美的品牌机越卖越好。1935年10月推出的“亚美”牌1651型五灯超外差式中波收音机,达到了很高的水准,价格也很亲民,并在与洋货的激烈竞争中,逐步创出了“亚美”品牌的社会信誉。各项技术指标可与舶来品媲美,售价仅及舶来品一半。先后面市的还有1641型四灯和5TS5、5TS6型二波段收音机。

值得一提的是,该机除电子管和碳质电阻外,所用的高周与中周变压器及电源变压器和线圈均自行设计制造,和本地交流电力匹配。

一批无线电制造厂相继开始生产收音机,又有中雍、华昌无线电机厂、亚尔电工社、建电、宏音、公利、标准电台等,都先后生产过一灯到五灯收音机。虽然生产手段较落后,产品数量不多,但这些产品在国内无线电制造业中占有一定地位。亚尔电工社生产的模范乐牌五灯电子管收音机于1937年开始出口到暹罗(今泰国),成为中国首家生产出口收音机的工厂。

我老家湖南现在是卫视强省(有芒果台),也是有历史渊源的。1934年,湖南广播电台开播之后,本地收音机越来越多。上海商人来湘建设了华南、天声、现代三家私人无线电行,组装、销售和修理收音机,这和当年美商来上海一样。官办湖南电器制造股份有限公司从上海、香港等地购入主要零部件,仿制和装配出本地第一台收音机。

再来看看日本的电台和收音机,也是这个时期发展了起来,起步比中国还要略晚一点。收音机成为了日本电子业的起源。

夏普的历史中显示,1925年4月逆向设计组装出第一台日本产矿石收音机,价格是美国货的一半,当年6月日本大阪开始有了日本第一座电台。1929年,推出电子管收音机。

1931年至1945年,日本收音机以及使用日本制造核心部件的收音机在沦陷区销售了多达几十万台。没有采用超外差技术,性能受限,只能接收本地强力广播电台,难以收听到重庆民国政府和延安的短波电台。二战时期德国,也大量生产简易两管再生机(即所谓国民收音机)。

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讲述了一个惊心动魄的与收音机有关的故事。1937年,抗战爆发,涂作潮(外号木匠)奉命来到上海办了恒利无线电修理公司,以修收音机作为掩护,保障秘密电台的运作。1939年冬,涂作潮同发报员李白一起在威海卫路333号租了两间店面,办起了“福声无线电公司”,以老板和账房先生的身份作掩护。他们仅用10瓦的电台,也能把电报清晰地发送到数千里外的延安,而对隔壁的电灯都没有什么影响。

涂作潮在技术上做了一个巨大的创新,就是用收音机加一个细铜丝就改装成“无形收报机”。1942年9月15日,发报员李白在日寇闯入前刹那,卸下那根细铜丝,扔掉了。而日寇无线电专家对于李白电台的技术鉴定是:发报机完好,但功率很小;查获的收音机只能收音,无法收报;无法构成现行电台的证据。

1945年抗战胜利后,收音机需求旺盛,民族无线电制造业重新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但电子管等核心组件还是要依靠进口。

调频收音机信号增强,如何让收音机的信号变好(13)

图注:张学良在软禁中听收音机消遣,曾听到日本投降的新闻

电子管国产后,收音机产业迅速兴旺发达

矿石收音机不用电池,没有放大电路,要用耳机来听,还只能接收附近的电台。

要发展电子管收音机,就要搞定核心器件之电子管。这个道理,就跟今天我们要搞芯片一样。

1、成立南京电子管厂,突破核心技术

单宗肃为南通人,1935年毕业于交通大学电信系,1941年,单宗肃接受了重庆国民政府交通部急需的长途电话用的3CA3电子管研制任务并完成。抗战之后,他在美国工作并于1945年设计并试制成功了电视发射用的25千瓦大型发射管。

1949年6月,南京刚解放不久,单宗肃从美国回来,筹建新中国第一个电子管厂,并带领7名电工开始研制电子管。当年12月开发了866A型真空电子管,这也是新中国第一个电子管。

曾有人这么描述过:没有铁皮,单宗肃找来了旧脸盆;水压不够,单宗肃买来一只旧铁桶,把桶加高十几米打水加压;没有煤气,他买来一只旧汽油桶,用压缩空气翻出气泡,制成汽油气,代替煤气使用;没有压丝机,他找来一台牙科医生镶金牙压金子用的小压力机替代。

1951年3月1日,新中国第一个专业电子管厂南京电工厂建成,单宗肃为厂长兼总工程师。1952年,研制成功了第一套五灯收音机用电子管,结束了我国收音机电子管依赖进口的历史。1953年该厂定名为南京电子管厂(772厂)。

调频收音机信号增强,如何让收音机的信号变好(14)

图注:中国产电子管,戴辉摄

1961年初,在建厂10周年时,该厂已研制成功15个类型、70多个品种的电子管,同时,在国家相关部门的安排下,南京电子管厂还为包括北京电子管厂(774厂,京东方前身)等国内新建的电子管厂输送了大量技术人才,大大缩小了电真空技术与先进国家的差距。

北京电子管厂(代号国营774厂)是位于北京酒仙桥的国营大厂,由民主德国(东德)提供的技术援助,1956年10月15日开工,总投资1亿元,设计年产1220万只电子管,是1960年代亚洲最大的电子管厂,在世界范围内也是最大规模之一,员工总数超过1万人。该厂拥有当时世界最先进的电子管制造和研发设备。实际上,二战期间,德国闪电战的核心技术之一就是“无线电对讲”,有德律风根 telefunken、 根德 grundig等著名收音机品牌。

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电信工程系(后为无线电工程系)创设电真空专业,这是我国第一个电真空专业,这里走出了刘盛纲院士(成电老校长)和韦钰院士(曾任东大校长)。

2、1953年第一台全国产收音机诞生。

南京无线电厂(714厂)源自民国期间的“中央无线电器材有限公司”,在朝鲜战争中制作了71型报话机,就是《英雄儿女》电影中王成“向我开炮”的那个通信设备。

1952年,国营南京无线电厂利用美国RCA牌56X型收音机的余料,配以少量国产元件,组装生产了红星牌501型五灯超外差式收音机,这也是新中国第一台品牌收音机。1953年,在“红星501”的基础上,利用南京电子管厂研发出来的产品,南京无线电厂研制成功了中国第一台全国产化的电子管收音机——红星牌502型电子管五灯中短波超外差式收音机,结束了中国收音机依靠进口散件装配的历史。

调频收音机信号增强,如何让收音机的信号变好(15)

图注:红星牌收音机,戴辉摄

天津无线电厂(七一二厂)同样在朝鲜战争中做出了通信器材702步谈机。该厂在苏联莫斯科人牌电子管四灯超外差式收音机的基础上,于1955年研制成功“北京牌电子管四灯超外差式收音机”,除一支复合电子管以外,其余都是国产的。“小北京”在当时仅售96元,只有大牌五灯机(就是上面提到的红星牌)的一半。如此一来,“小北京”很快就畅销全国,正式吹响了中国收音机普及化的号角。1958年,做到了全部国产化,售价下调至47元。

调频收音机信号增强,如何让收音机的信号变好(16)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