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分给5个人的分法,10个苹果分给5个人怎么分

首页 > 实用技巧 > 作者:YD1662023-06-16 06:41:10

在排列组合中,有一类分配问题使很多考生感到头疼,最经典的一个例题:

【例一】把9个苹果分给5个人,要求每个人至少分到一个苹果,那么不同的分法一共有多少种?

针对这个题,很多考生之所以一看到就不会做,主要问题出现在没有掌握问题的本质,其实只要看准了考点,可以很快得出,这使用的是排列组合中的插板法:即找准间隔数,按照所分配的份数往间隔中插板。可以知道将9个苹果分成5份,可以看成往8个间隔中插入4个板,就可以把9个苹果分成5份,那么答案就是每个人可能分到1个,2个,3个,4个和5个,如果按照错误的思路,先给每人分给1个,再分情况讨论,则会把问题复杂化,即使最后能得出答案,那么也会浪费很多时间,在数量关系中,时间就是分数,要把握住节约时间的黄金方法,才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会了这道题,接下来的例题就会举一反三:

【例二】某单位共有10个进修的名额分到下属科室,每个科室至少一个名额,若有36种不同分配方案,问该单位最多有多少个科室?虽然是反向推算,依然是同样的思路,

,x可能等于3,也可能等于8,最多自然是8。

那么问题来了,分配问题中的变形是多种多样的,继续看一道例题:

【例三】某领导要把20项任务分配给三个下属,每个下属至少分得三项任务,则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分配方式?

每个下属至少分得三项任务,很明显不能用至少分得一项的套路来解决了,但是既然他们是同一种题型,那么我们就应该学会用已学会的思维方式来解决陌生相似题目,这种思维方法将会在很多数量关系题型中得到应用,因为数量关系的题型大类是有限的。回到这个题,如何把至少分得三项转换为至少分得一项?方法论是这样的:先给每人分给2项,则剩下的14项分给3个下属,便成了每人至少分得1项,如此看来,我们把“把20项任务分配给三个下属,每个下属至少分得三项任务”成功转变为“把14项任务分配给三个下属,每个下属至少分得1项任务”,因此解题方法我们就熟悉了,方法数为

继续来看最后一种特殊情况,将例1变形一下:

【例四】把9个苹果分给5个人,不同的分法一共有多少种?

我们先分析一下这道变形题和原题的区别是什么,很明显没有“至少分得一项”这个条件了,那么带给我们的做题难度是什么?就是如何向“至少分得一项”靠近,这时便考验我们的理解能力了,没有说至少分得几项即“至少分得0项”,此处是理解难点,考生思维一般很可能不好转换不好理解,需要重点强调解释;解释明白之后,解决至少分得0项的问题,如何才能转换成“至少分得一项”?我们的方法是先分给每人(-1)个,即先向每人借1个,再分给5个人,就变成了每人至少分得1个,所以我们把“把9个苹果分给5个人”成功转换成了“把14个苹果分给5个人,要求每个人至少分到一个苹果”,问题也就迎刃而解,方法数是

继续来看最后一种特殊情况,将例2变形一下:

【例五】把15个苹果分给5个人,每人至少分两个,不同的分法一共有多少种?

这道题是分两个,我们先每人给你一个苹果,把题目转化为把10个苹果分给5个人,每人至少分1个,不同的分法一共有多少种?转化之后,我们发现他就变成了例1这一类题目,此时,我们用例1的方法即可解得。我们10个苹果形成9个空隙,9个空隙中插入4个板便可分成5份,即

种。

数量关系虽然在很多时候是很多考生眼中的“难点”,但是其实不难发现,只要熟练掌握了主要考点,那么众多考题也是万变不离其宗,重点就是怎么能提高理解能力和反应速度,掌握举一反三的思维模式,才能在数量关系的学习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缩短复习时间,减少学习难度,因此这也将是我们文都讲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点,思考如何引导学生提高举一反三的能力,使教学顺畅有度。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