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钟存在的问题,太阳钟有哪些不利的因素

首页 > 实用技巧 > 作者:YD1662023-10-31 02:25:12

13

牛顿的大学生活

牛顿来到剑桥,踏入了剑桥大学三一学院。

三一学院是个尊重学生、保护学生、鼓励学生释放天性的地方。

因为牛顿是以减费生的身份进入三一学院的,所以他要做不少杂务工作,又要替教授跑腿,这耗费了他很多的时间,不过他还是把有限的时间都投入到了学习之中。

在牛顿看来,学习是一种乐趣,是一种有价值的追求。他喜欢在笔记本上记录知识和想法,为了节省纸张,他还自创了一些速记符号。

当时,大部分的课本都是用拉丁文写的,因此拉丁文是很重要的一门课程,其他的还有希腊文、希伯来文、古代史等。

在中学时,牛顿对这些科目都下过苦功,唯一忧虑的就是数学。不过后来的事实证明,牛顿在数学上有着得天独厚的资质,加上坚持不懈的努力,数学成为他最擅长的领域之一。

在三一学院,牛顿的一个导师是本杰明·普莱恩先生,他与牛顿的舅舅相识。威廉给了牛顿一封信,让牛顿把这信交给本杰明。然而本杰明并没有对牛顿另眼相待。在生活上,他对牛顿几乎是不闻不问。

当牛顿遇到经济困难时,又是克拉克先生站了出来。

大学四年,牛顿大概史交了一个同龄朋友。他与牛顿一样,性格内向,却抱负远大。两人在生活上互相扶持,在学习上互相鼓励,共同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14

打开科学之门

童年的打架经历让牛顿明白了努力学习的重要性,只有学习才能出人头地。

牛顿的自律性很强,后来发现的牛顿日记中有这样的片段:“沉迷于扑克牌两次”“上小酒馆两次”,可见对于自己偶尔的“放松”,牛顿心中是充满自责和愧疚的。

在些事情在别人看来是平平无奇的,可是牛顿却偏要记在笔记本上,提醒自己不要虚度光阴。

有一天,在斯托尔桥市集上,牛顿买了一本有关占星术的书。读完这本书后,牛顿发现,天体要用数字准确表示出来,还必须具备几何的基本知识。于是他找到了古达几何学家欧几里得的作品《几何原本》。

后来他又读了笛卡尔富有启发性的解析几何著作《方法谈》,还有威廉·奥特雷德的《数学秘诀》和约翰·华莱士的《无限小算术》。他反复研读这些作品,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数学体系。

除了自学数学知识外,牛顿还看了不少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著作,牛顿曾认真阅读过《推理法》和《伦理学》,尽管亚里士多德的理论有很大的缺陷,但它的确在某种程度上启发了牛顿的思考。

在剑桥大学的第二年,在牛顿的笔记本上就写满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但牛顿并不迷信权威,他在本子上写下了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的话:“我热爱柏拉图,但我更热爱真理。”

日后,牛顿不断地思考、解决问题,从而为一个新的自然学科奠定了基础。

这些问题包括物质和原子,质量和位置,时间和永恒,重力。

关于重力,牛顿认为:“引起重力的物质一定穿透了整个物体。物体在下落后,一定又上升。不然的话,地球的内部一定有一个巨大的空穴,容纳落下的物体。地球中心这个不可思议的地方,是地球上所有河流的汇集处。这些河流一定被挤压在狭窄的空间里。”

牛顿还认为重力可能是物体内在的一种性质,他猜想重力可能会有“射线”,从而引起物体的运动,运动可以朝各个方向,不一定朝下。只要一开始运动,物体就有保持运动状态的趋势。

太阳钟存在的问题,太阳钟有哪些不利的因素(9)

15

二项式定理和大瘟疫

当时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图书馆的藏书超过了3000本。在剑桥大学的四年,牛顿几乎掌握了当时全部的自然科学及哲学知识。在长期的研究实践中,牛顿明白了只有数学才是一项最严密的论证自然规律的工具,因此,他在数学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

1665年,牛顿发现并证明了著名的“二项式定理”,该定理是给出两个数之和的整数次幂展开为类似项之和的恒等式,该定理在数学、物理学、天文学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1665年,牛顿终于获得了学士学位。正当牛顿留校准备继续研究时,5月份的时候,一场变故发生了。

黑死病在伦敦蔓延开来,黑死病,又称为鼠疫,几百年前曾在欧洲大陆肆虐过,造成了上千万人的死亡。据史料记载,1665年至1666年,伦敦大瘟疫的死亡人数超过八万人,相当于当时伦敦人口的五分之一,后来,疾病被确认为是淋巴腺鼠疫。

在一片末日情绪里,剑桥大学开始遣散学生。无奈之下,牛顿只好放下手头的研究工作,匆匆回到伍尔索普村。

太阳钟存在的问题,太阳钟有哪些不利的因素(10)

16

发明微积分

回到伍尔索普村,这里的一切都没有变化,但牛顿却不是从前那个牛顿了。弟妹们对牛顿和剑桥大学很好奇,不停地问问题。牛顿摸着妹妹的头:“努力吧,只要努力,你们的梦想就会实现的。”

鼠疫肆虐的两年是英国的一段灾难岁月,在科学史上却是一段辉煌时光,在家乡的这段岁月里,各种奇思妙想和科学的灵感从牛顿脑海中喷涌而出,微积分、万有引力定律、光学理论.....他的许多成就就是在这段时间有了雏形。

这段时间第一个重要成果是微积分。关于微积分的发明时间,可以从晚年牛顿的回忆录中得到答案:“1665年初,我发现近似级数的方法,并得到将任何方次的二项式展开为级数的规则,同年5月发现了如何画曲线的切线,11月发现流数术的直接法,次年5月得到了流数术的反演法。”

那究竟什么是微积分呢?它有什么意义呢?

微积分是微分和积分的总称,它是一种数学思想,“无限细分”就是微分,“无限求和”就是积分,两者是互逆的。微分简单点就是把事物分解成很微小的部分,用极限的观点就是,把一个线段分为X段,这个X是趋近于无穷大的,那么这个线段的每一部分就是不断地趋近于0。积分就是把这无穷多的每一部分加在一起,得出这个线段的总长。

那么微积分能用来干什么?

某种程度上说,没有微积分就没有现代数学,为了研究自然界的事物,人们必须处理许多不断变动的数量,事物处在变化之中。在处理物理学的热问题上时,要处理温度的变化率——冷却与加温,这就需要仔细计算物体做功的变化速度与运动体的位置与变数,离开微积分,这样的计算根本无法进行。微积分在天文学和物体学中有重要的应用。

从牛顿开始,有了对宇宙的度量标准,运动可以用几何来解释。

虽然在牛顿之前,有一些数学家人事过微积分的奠基性工作,但作为无穷小量分析所涉及的观点和方法,以及由此组成的一门以独特的算法为特征的新学科的发现,这仍归功于牛顿。

太阳钟存在的问题,太阳钟有哪些不利的因素(11)

17

苹果落下的启示

1666年秋天,一个午后,牛顿从屋里出来,不知不觉到了院中的苹果树下面。牛顿坐在树下晒太阳,然后就思考起天体运行法则的问题。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地球被认为是宇宙的中心,宇宙中的天体按照它们自己的规律旋转。

1543年,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出版了他的伟大著作《天体运行论》,他认为地球是运动的,太阳是不运动的,而且太阳才是宇宙的中心。

哥白尼的说法震惊了世界,后来《天体运行论》遭到查封。

然而真理之所以是真理,就是因为它是永远不会为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就存在于那里,等着人们去发现、去探索。

伽利略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台天文望远镜,他用它观察天体,有力地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学说,开普勒发现了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轨道定律、面积定律和周期定律。他们的研究陆续揭露了天体运行的秘密。

在这之后,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已是公认的事实,然而宇宙究竟是根据什么法则来运转的呢?这一点却并没有人给出答案。

一边想着这些问题,一边享受着凉爽的秋风,不知不觉中,牛顿竟然睡意了。

突然,“砰”的一声,一只苹果从天而降,恰好落在牛顿面前,把他惊醒了。

看着地上的苹果,牛顿想:为什么苹果离开树的时候,会落到地上,不往左右掉,也不往天空飞呢?为什么苹果会静静地向下挂在树枝上呢?推而广之,为什么行星会绕着太阳运动,而不是沿直线飞去?是什么力量使唤它们没有飞出去的呢?难道是太阳拉住了它们?

对月球的疑问也是同样的:是什么拉动或是推动月球离开一条直线轨道的呢?

在观察和思考后,牛顿终于悟出:地球肯定存在一种看不见的拉力,将苹果拉到地上,正如它牵引着月亮,使唤月亮始终围绕自己转运一样。牛顿把这种力叫作引力。

起明白了这一点,新的问题又出现了,苹果会因为地球引力而掉下来,为什么月亮不会呢?

牛顿想到了伽利略说的物体的惯性,他意识到月亮在形成之初就获得了一个初速度,具有足够大初速度的月亮在地球的引力下,一方面向地面坠落,一方面又向着水平方向飞出。这两种运动趋势最终合成了月球的绕地运动,使月球能在与地球保持一定距离的轨道上周而复始地运动下去。

牛顿还意识到,引力存在于任何物体中,引力是相互作用的,苹果与月亮都在吸引着地球,只是巨型蜘蛛入侵的吸引力太小,人们察觉不到,所以看上去苹果在降落,而月亮的引力则大得多,但地球以巨大的力吸引月亮时,月亮也同样吸引着地球,由于双方都在不停地自转的同时又公转,这就使月亮既不会飞走,也不会掉下,地球的引力刚好保持在让它在它的轨道上运转。

接着,牛顿兴致勃勃地用微积分算起地球的引力来,要计算地球的引力,就需要知道地球半径的准确数据。然而当时测定的地球半径是错误的,牛顿未能获得满意的计算结果,就暂时放弃了研究。直到1670年,有了更准确的地球半径数据后,牛顿才重新研究引力问题。

太阳钟存在的问题,太阳钟有哪些不利的因素(12)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