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个偷心盗贼”sub。图片:B站截图
沉迷于sub后,徐维雅建了一个收藏列表,里面存了十几种功能的sub。按照规则,每个sub每天要听30分钟以上才能“显化”(即产生效果),而听完一遍,至少要六七个小时。徐维雅计划每天都听一遍,但觉得自己意志力不够,“每天最多只能坚持听四个多小时”。
她迫切想看到自己变美的样子,每天照很多遍镜子,看不到想要的变化后,越发焦虑。同一功能的sub换来换去,每天仍然无法坚持听完,徐维雅开始责怪自己“废物”。
由于固执于对自己的不满,她的焦虑越发明显,三四个月后,觉得自己“更丑了”,听sub对她而言,已经成了“又漫长又煎熬的事”。
同样笃信sub的张果,索性把B站签名改成了“重度依赖sub,二十四小时没sub不行”。
她原本在加拿大留学。在她的描述中,一个人在国外的日子糟透了:韩国室友整夜追剧,吵到她无法睡觉;同是老乡的房东时常辱骂她;在网上追星时因为一句“鹿晗也就一米七”被网暴;交往的所谓朋友只会向她诉苦和索取。从小就有的自毁倾向达到了顶点,一段时间,张果不去上课不出房门,不回家人信息。出国不到两年,被退学回家。
现在她25岁,只有高中学历,在父亲托人介绍的物业公司打杂,依然为糟糕的人际关系和未来出路焦虑。她想过找心理医生,但听说三甲医院的医生半小时就要四百块,觉得太贵,且担心长期下来没用,便转身诉诸sub音乐。
从留言区和交流群里的反馈中,她“找到了一点希望”,心想“那么多人听了都会变好,我也会吧”。只要手机有电,她会一直听改变人格的sub,在上班的8小时和晚上睡觉的7小时里,不间断循环。
“别人都显化了,就我没有。但反正sub不要钱,音乐也好听,听了也没损失,可以慢慢来。”她知道自己有问题太久了,所以不着急。
成为up主另有一些sub重度用户选择了成为up主——这种看似神秘的音乐,其实人人都可以制作。B站上最初的sub搬运自YouTube,随着关注者增加,up主们开始自制和定制sub。
在东北一所“211”高校读大三的邵扬便是一名sub音乐使用者兼up主。她从小喜欢“神神叨叨”的书和电视,“相当唯心主义”。通过听sub“消除水肿、提高英语成绩”后,从7月起,她开始从YouTube搬运一些自己喜欢sub到B站和大家分享。
她也自己制作sub,这并不难。YouTube上就有教怎么自制sub的视频——把一段肯定语的音频叠加进另一段音乐中合成,再配上图就好,需要创作的是肯定语。
长得像年轻时的莱昂纳多 拥有他的性格的sub。图片:B站截图
肯定语被公认是最重要的,内容就是自己想要拥有的变化,比如想要好看的发际线,就写“拥有茂密柔软的头发,发际线处在正合适自己风格的位置,发际线下移”。up主将写好的肯定语读一遍,用软件将语速调快数倍,再选择自己喜欢的音乐,叠加在一起,这样,在一段三四分钟长的音乐里,可以反复听到数遍肯定语。肯定语那层音轨的声音一般会调到很小,以便以音乐旋律为主。
up主通常会将肯定语贴在简介里或评论区,使用者也可以自己在评论区写下想要的肯定语,听sub前读一遍,并在听的时候想象自己希望发生的变化,来不断刺激潜意识。
15岁的余航会在周末对sub内容进行更新。他把做sub视作自己在B站的“第四次转型”,此前,他做过有关名创优品商品排雷、肖战粉丝以及插画的视频,但总共也就收获了22个粉丝。
他还心系家里的美容事业,逛医美app,在B站搜美容整形视频。暑假时,他发现自己去年刷到的一个隆鼻sub播放量从几千涨到了12万,他“觉得这个圈子也许会火,不如赌一把”。
余航的视频都是自制。他百度了sub的做法,下载喜欢的音乐和频率,在Instagram上找漂亮小姐姐的照片,合成后,就算创作好了一支sub,再取个吸人眼球的标题,标题还不忘加上“不自信者请进”的语句,上传到B站,播放量很快就破万了,他还能通过定制sub,时而赚到一小笔零花钱。
圈子里公认最重要的肯定语,余航不会写,他的自制sub也从来不发肯定语,只有在接定制视频时,会由粉丝自己写好放进去。
成为诱惑之王sub。图片:B站截图
定制sub多数需要付费,没有统一标准。
全现在通过QQ联系到一位在重庆的up主,对方称改变身体某个部位的sub一个收费80元,同时附1000—2000字肯定语,并送助推器(另一支音频,被命名为“助推器”,以增强sub效果)。除此之外,具有吸引金钱功能的sub同样收费80元。当记者提出已经成年多年还能否长高的疑惑时,对方表示“不要给自己设限,要放下执念和焦虑,调整好心态再考虑定制”。
在YouTube上,sub至少已经存在四五年,部分博主早已通过sub在进行变现,这被国内网友评价为“骗钱”“智商税”。比如,YouTube博主Sapien Medicine直接在视频下方加上了售卖链接,音频价格从二三美元到136美元不等。
YouTube博主Sapien Medicine的售卖列表。图片:网页截图
不同up主会制定不同的sub使用规则,比如“请戴耳机听,最好是双耳”“睡前最好别听”“只对投币粉丝有效”“只能在线听”等等。“说实话,我自己做视频后,大致明白了背后原理,其实很多规则只是up主为了保证自己的播放量来定的。其实没那么多规则,除了不要听太多次,否则耳朵疼,至于其他,你开心就好。”邵扬说。
作为up主,邵扬也会应粉丝要求,帮她们定制诸如“你长得像斋藤飞鸟”“他们都叫我考神”之类的sub,她觉得sub带来的改变首先是给了自己积极的暗示,心情好了,也就更愿意努力去学习和变美。
是奇迹还是骗局原本小众的sub在2020年初开始出圈。6月中旬,自媒体“差评”在一篇推送中,将具有“隆鼻”“自动大眼”功能的sub推到公众面前,称其为“生物学奇迹”、“拓宽认知边界的互联网骗局”。
一石激起千层浪。一些up主的评论区涌入大量网友的质疑和声讨,“你发的什么东西啊?有用吗?”余航看到评论区的质疑,直接删除拉黑。截至10月底,他的视频因为被举报侵犯音乐版权,下架了4条。B站上,许多sub在发布后,都被带上了“本视频含争议性内容,为避免误导,请谨慎甄别”的提示语。
出圈使得up主和用户们也变得谨慎起来。全现在联系的大多数up主都不愿接受采访,“现在很多人不认同,担心再引起争议”,一位up主说。
争议主要集中在sub音乐被标榜得过于神奇的效果,和至今没有定论的科学依据上。
在sub音乐的世界里,凭意念无痛整容还不够神奇,无论是“转换DNA变成精灵”,“变成半恶魔”,还是“拥有超能力”,甚至“成为可以控毒的控毒师”,都有相应的sub可供使用。在YouTube上,甚至出现了消灭冠状病毒的s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