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碑上的字怎么清除,刻在墓碑上的字如何去掉

首页 > 实用技巧 > 作者:YD1662023-11-02 17:00:26

碑上会记载官员一生的政绩,但比较简洁。那么墓碑上的各种称呼又是如何来的呢?在封建专制时代,统治者都强调以孝治天下,并且重视死者的地位。因此,官宦之家或是名门大族在亲人去世后都会举行隆重的葬礼,尽力给予死者最高的荣誉。在明清时期,这种风气尤为盛行。经济条件好的家庭会花钱给死者捐上一个头衔,男性一般捐虚衔,如职官或功名;女性一般捐诰命。这样,墓碑上刻有这些头衔,让死者看起来更加高大上。朝廷和地方官府对于给死者各种荣誉头衔持倡导态度,因为这不会占用任何资源,而且官府还能得到一笔不菲的收入,同时也满足了家属的孝道。

墓碑上的字怎么清除,刻在墓碑上的字如何去掉(5)

然而,这些捐来的头衔毕竟只是荣誉性的,并没有实际的官职。以进士为例,墓碑上的进士并非指真正的进士,而必须加上一个“岁”或“贡”字,并且规定必须是读书人才有资格捐进士、举人。如果一个地主富豪去世了,顶多捐个知县、县丞之类的虚职。为了让这些虚职在墓碑上看起来不那么突兀,就会通过一些文字游戏来让人觉得体面。例如,正八品的县丞属于十五等散阶,称为修职郎,听起来比县丞要高级一些。此外,一些清代墓碑上写着“儒人”这样的字样也比较常见。儒人可以理解为读书人或是当地较有名望的人,基本上是没有功名的,少数落魄秀才也有这样的例子。

墓碑上的字怎么清除,刻在墓碑上的字如何去掉(6)

墓碑上写着“儒人”无非是一种虚荣的做法,让人觉得墓主是个有学问或有地位的人。总的来说,清代墓碑的定制多样,非官方的称谓如“儒人”等多是子孙自行添加的。墓地的规模是衡量死者身份的重要依据,而具体的官职等信息则显示在圹志上。墓碑上的各种称呼多是通过捐赠虚衔的方式获得的,官府对此持倡导态度。然而,这些头衔仅是荣誉性的,并不代表实际的官职。因此,在阅读墓碑时,需要理性看待其中的称谓和信息。尽管清代墓碑上的称谓多样且富有吸引力,但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称谓往往是后人为了显示祖先的身份而自行添加的,并非出自官方。墓地的规模和圹志上的官职更能反映死者的真实身份。

墓碑上的字怎么清除,刻在墓碑上的字如何去掉(7)

对于墓碑上的各种称谓,我们在阅读时要保持理性的态度,不要过分迷信其中的虚荣和威严。了解清代墓碑的定制,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理解历史文化,从中汲取有益的启示。 你对清代墓碑的定制有什么看法呢?你认为墓碑上的称谓是否重要?欢迎留下你的评论。

,
上一页12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