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不知道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记》是不是在此地找寻到的灵感。
人间美景桃花源,如果有机会出去走一遭,此地也是非常好的选择,除了美景之外,对于历史文化爱好者来说,其中的石刻则是不能忽略的重要景物。
桃花源中的遇仙桥,是很多游客争相打卡的地方,此桥原本是横卧在桃花溪上的自然岩桥,后经修缮才成为了拱桥,桥下溪流潺潺,桥边青苔满满,十分具有年代的古朴之美。
走在桥上好似真的能与仙人来一场不期的遇见。
遇仙桥旁边有一座石亭,亭内有一座石桌,桌上则刻有一副象棋棋盘,另一侧的岩石旁则矗立着一块石碑,格外引人注目,上面的石刻则令人啧啧称奇。
桃花源上一石刻这块石刻究竟是何年所刻,内容又是何人所写,已经没人能说得清楚了,但是石刻上内容却让前来的人都要驻足一番。
石刻的内容是用繁体字所书写的49字的《題遇仙橋》,至于说为何要用繁体字,这是因为这首诗只能用繁体字才能读出其中的奥秘,诗曰:
洞彼仙人下象棋,
源始覺星斗移少,
桃停期底彈琴黄,
到響佳牛郎又冠,
得鼓會女織賦歸,
時鐘聞惟静詩道,
機忘盡作而幾觀。
这首诗让人读取来很莫名其妙,七言七句,不仅不押韵而且还杂乱无章,好似根本就不是一首诗。
很多游客前去自然也只能读读乐乐,真正能读懂的则寥寥无几,为了让人们能读懂此诗,石刻下面还可有一段“温馨提示”,即:
上面49字是一首七言八句的顶针螺旋诗:即上句末一字与下句头一字重复,但下句头一字只能取上句末一字的一半,每句七字都相连,顺时针方向从内转到外,押“旗”字韵,你能念吗?
不过即便经过提示,能完整读出来的人还是少之又少,有一位游客则破解了其中的奥秘,准确地读懂了这首诗。
石刻之上妙不言原来这首诗是顶针回旋诗,读法要从最中间的一个字开始,顺时针向外读,而49字的诗句要读出56字的七言诗,就意味着有些字是公用的,确切地说是诗句末尾最后的一个字的一半则是下一句诗的开头,所以这首诗读下来应该是这样的:
牛郎织女会佳期,月底弹琴又赋诗。
寺静唯闻钟鼓响,音停始觉星斗移。
多少黄冠归道观,见几而作尽忘机。
几时得到桃源洞,同彼仙人下象棋。
或许很多人会说,诗句的第三句结尾是“响”,为何第四句的开头却是“音”,这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