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平面最多将空间分成四个部分,四个平面将空间最多分成多少部分

首页 > 实用技巧 > 作者:YD1662023-11-08 00:31:25

图片来自网络

这样,我们就可以在观察我们周围事物时,拥有更高的分辨率,得到更高的精准度。那么,怎样才能达到这种近大远小,近快远慢的效果呢?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得到一个结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指的是宇宙从零维的奇点开始,以迭代的方式构造出一维、二维和三维空间的过程,分别形成一维的两仪、二维的四象和三维的八卦。如下图:

两个平面最多将空间分成四个部分,四个平面将空间最多分成多少部分(5)

直角坐标系:四象生八卦

图中使用直角坐标系,原点为“阴”,坐标轴箭头方向为“阳”。x轴是一维直线,xy轴构成二维平面,xyz轴构成三维空间。

在直角坐标系测量物体的大小,无论距离远近,得到的尺寸值都是一样的。用直角坐标系表达的八卦,即为先天八卦。先天八卦适合用来表达自然环境。

如果把上图的直角坐标系换成极坐标系,则空间位置的描述变成由轴向半径r和圆心角θ来表达。在极坐标系中,相同大小的物体,距极心的距离r不同,该物体的大小所对应的圆心角θ会不同:距离r越远,圆心角θ小,距离r越近,圆心角θ大,如下图两个同样大小的蓝色球与绿色球的对比所示:

两个平面最多将空间分成四个部分,四个平面将空间最多分成多少部分(6)

极坐标系

如果用弧长近似代表物体的大小,圆心角θ与弧长L的关系是:

θ=L/r

即θ角与半径r成反比。对于同样的弧长L,距极心距离r越近,得到的角度θ越大。所以我们看到的物体就越大。

速度也一样,假设物体移动的线速度为v,从极心观察到的角速度为:

ω=v/r

角速度ω同样与半径r成反比。对于同样的线速度v,距极心距离r越近,得到的角速度ω越大。所以我们感觉速度越快。

所以使用极坐标系可以实现近大远小的效果。据此,我们使用极坐标,重新演绎一下“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三维空间形成过程,看看是否会得到我们想要的结果?

03 极坐标系生成三维空间

下面我们描述极坐标系生成三维空间的过程,详细原理已经在上一篇文章中写过,就不再重复。没读过的建议先点击链接《》,阅读此文后再继续:

(1)“太极生两仪”产生一维空间,即“道生一”。

两仪即为阴和阳。极坐标的本质是观察者处于一切的中心,所以要把极心放在阴阳之间,此时是一维空间。如下图所示:

两个平面最多将空间分成四个部分,四个平面将空间最多分成多少部分(7)

太极生两仪

(2)“两仪生四象”产生二维空间,即“一生二”。

阴阳之间的分界线(图中向上的箭头)顺时针旋转90°,形成两条相交的直线,交叉的直线会生成一个二维平面。这是一生二,形成二维空间。

同时,二维平面被分成四个部分:

左下部分由阴变为阳,演变为少阳,符号“⚎”。

左上部分前后均为阴,演变为太阴,符号“⚏”。

右上部分由阳变为阴,演变为少阴,符号“⚍”。

右下部分前后均为阳,演变为太阳,符号“⚌”。如下图的所示:

两个平面最多将空间分成四个部分,四个平面将空间最多分成多少部分(8)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