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应该也知道,灰阶一般是分为256级,对应从0,0,0至255,255,255的各级灰阶。不过要测试起来的话,把全部灰阶都测一次是很不现实的,256个灰阶总共要测65526个转换,每个转换还要至少测10次。因此,一般灰阶响应时间的测量都是以20%为区间的,比如0%白、20%白、40%白如此类推。另外,测量的时间范围为从灰阶亮度变化高于10%开始算起,直至达到目标灰阶的90%为止,这也是显示器厂家实际上测量响应时间的方法。
MPRT响应时间不过这阵子除了灰阶响应时间外,有的厂家还会用上一个叫作MPRT响应时间的东西。这个东西与上面两个响应时间其实没什么关系,但由于不少显示器都会以此做宣传,因此笔者也会把它写进来供大家参考一下。
MPRT的全称是Moving/Motion Picture Response Time,意思是动态画面响应时间,指的是显示器画面会在人眼中停留多长时间。在没有开启任何显示器附加功能的情况下,MPRT响应时间与显示器本身的帧间隔时间是一样,也就是说一个60Hz刷新率的显示器它的MPRT响应时间就是1000毫秒/60Hz=16.67毫秒。
换个更加通俗的说法,MPRT就是画面里动态模糊(Motion Blur)的时间。有关显示器的动态模糊,笔者之前在《超能课堂(226):显示器动态模糊是什么,可以怎样减少?》这篇文章内已经有详细说明。
简单来说,显示器画面是一帧一帧播放的,每帧之间会有一个静止的时间,也就是帧间隔时间。当这一帧画面里面那个应该要移动的物体,仍然停留在同一个位置等待刷新下一帧时,人眼其实已经看向了下一刻这个物体应该要出现的地方,但由于这个物体是静止的没有动,这帧画面会让人的眼睛出现动态模糊的感觉。这就是采样保持(Sample and Hold)效应。
而MPRT响应时间,指的就是这一帧画面会在人眼前停留多长时间,而1ms的MPRT响应时间,自然就代表这画面会停留1毫秒了。要实现这个效果,目前的显示器会利用插黑帧(Black Frame Insertion),在每帧画面生成之后再插入一帧全黑的画面取代原本的画面,从而缩短原本那帧画面被人眼看到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