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98”留言:“读古文的时候常常会觉得微言大义,特别是如《黄帝内经》等古医书,单就“醫”字来说,“医”部表示一个中箭(“矢”)的人,躺在床板(“匚”)上。“殳”部和“酉”部分别代表取箭的手和消毒/麻醉的酒。
外科手术的核心要素都包括了,一个字就把一台外科手术栩栩如生地展现在眼前!如何能不爱上汉字!”
确实汉字在源起与演变过程中就是这么有趣!
引用陈寅恪先生一言,“凡解释一字,即是作一部文化史”。于是我们笔尖下看似平常的一撇一捺皆见风骨,一承一变皆是血脉。
读懂中国字,即读懂中国心。
尤其你再来看看“文字“二字,文在古代是指纹路,线条轮廓,指的是汉文字最早的成字方式,象形,其源自人们自己眼睛对外在事物轮廓的观察印象而做出的形象摹画,这些画像后来多成为部首,所以早期汉文字被称为象形字及书画同源的缘由,后面由于社会生活生产所需,文字多元化也更被社会需要,所以延伸出造字六种方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是不是对深奥的文字解读有点儿意思,其实越深入越有意思!
最后我们一起再看看“醫”的文字解读:
汉字“医”的繁体字是“醫”,还有一种写法是“毉”。
“醫”由“殹”和“酉”两大部分组成。“醫”为什么这么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