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KS量表前三个层次(I、II、III)测试词汇的接受性知识,后两个层次(IV、V)测试产出性知识,第五个层次(V)需要学习者掌握该词的句法和搭配。这一量表体现了词汇习得的渐进性,且能在短时间内测出相当数量的单词,体现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词汇能力测试模式。
VKS量表能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帮助学生简单、快速地对所掌握的词汇知识进行自我评测,教师也可以运用此量表动态地了解学生的词汇掌握情况。
2 词义匹配
对词汇意义的考查有多种方式,词语解释是其中非常有用的一种。该形式可以深入考查学生在语境中对词义的理解。如外研版《英语》八年级上册Module 4的话题是交通工具。学习完本单元后,教师可以使用词义匹配的方式检测学生对该单元词汇的掌握情况。
由例1可知,我们可以使用句子在语境中考查学生对词汇的理解。此类测试可以在单元学习后进行,也可以在学期末进行,重点考查阶段性所学词汇。此类方法可以将同类词或者同一领域的词汇放在一起考查,以达到考查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对词义的掌握。该类方法在设计时一般要注意:
所给词汇属于同一语义范畴;
备选词汇数量一般为N 1或N 2;
所给词语解释来自权威英语词典,且句意清晰、易理解、无生词。
此类测量方法能很好地在语境中考查学生对词汇的掌握,这与《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提出的在真实语境中学习语言的要求相一致,可以较好地达到“教—学—评”一体化的目的。
3 多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在语言测试中已被使用多年,但是随着语言测试要求的提高,多项选择题也不断受到诟病。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和《课标》的颁布实施,英语课程越来越强调在真实语境/语篇中教授和考查语言。从测试技术上来讲,多项选择题作为常用的评价手段之一,仍具有较好的信度,关键在于我们如何使用。教师可以依据语篇,使用多项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学生在语篇中运用词汇的能力。
与传统的单项选择不同,该示例在语篇中考查学生的词汇运用能力。从题目设计形式来看,这几个句子是单独的简单句,但是我们将这些句子连起后就会发现,这些句子组成了一个有主题意义的完整语篇。这种设计避免了传统单项选择题不能提供真实语境的问题,同时可以帮助学生在理解语篇的基础上作出正确选择。
在实践中,教师可以在单元教学结束后,依据单元学习内容和要考查的目标词汇等设计试题;也可以在期中或期末时,针对所要考查的目标词汇设计试题,以达到对学生词汇学习进行形成性评价的目的。设计该类题型时应注意:
每一句中的所有选项从语法上都应正确,只需要学生对语义进行辨别;
题干清晰、明了、无生词;
所有句子连接起来是一个有主题意义的完整语篇。
4 选词填空
作为基于语篇的词汇测评手段之一,选词填空常被用来测量学生对词汇的掌握情况。该方式具有真实性、灵活性、多样性、易操作等特点,便于教师和学生检测词汇掌握情况。以外研版《英语》九年级上册Module 2 Unit 3为例。
该类题型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有主题意义的完整语篇,考查学生在真实语境/语篇中运用词汇的能力。教师可以在单元教学结束后依据单元内容改写文本,考查学生对单元内容和词汇的掌握,也可以在期中或期末对学生的学业成就进行测量,以达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实时跟踪、形成性评价并调整教学的目的。
该题型的设计和运用较灵活,主要有以下特点:
第一,既可以考查单词,也可以考查词块:
第二,既可以依据所学语篇考查所学词汇,也可以依据目标词汇撰写语篇;
第三,可根据不同学习者的水平灵活改编该题型,如教师可以让初级水平学习者进行单句填空,可以让高水平学习者依据语篇自行填入恰当的词汇(即不给出备选词汇)。
设计和运用该题型时注意:
所考查词汇/词块为学生所学词汇;
所给词汇形式上可相互干扰,以达到干扰项的作用,如至少有两个名词、两个副词、两个动词词组等;
构念清晰,如例3只考查词汇的意义,则学生只需选出相应词汇即可,不需要进行词汇变形;
如考查综合语言知识,可依据语境使用词汇的恰当形式填空。
5 图片描述
《课标》强调了英语学习中“看”的能力,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和评价中可以利用图片信息考查学生“看”的能力,如“读—看”结合、“看—写”结合、“看—说”结合等,都可以很好地考查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如外研版《英语》八年级下册Module 4的话题是职业,教师可以在教学活动前或后利用图片(如图所示)考查学生有关职业的词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