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地理大发现梗概,百年地理大发现全集

首页 > 实用技巧 > 作者:YD1662024-01-07 06:29:22

▲ 卫星云图上的台风。图/pixabay/wolfqinn

可100年以前,台风还是当时人们心中神龙出海、海妖显灵的产物。

让中国人知道什么是台风的人,叫竺可桢。

曾坚信中国以农业立国的竺可桢,机缘巧合地进入了哈佛大学地理系学习气象学。

8年旅美学习生涯,他分析了12年来247个台风的季节分布、源地和路径,根据受影响的地区,提出了对远东台风的新分类

而他提出的以风速等级划分台风强弱的标准,更是一直沿用至今。

百年地理大发现梗概,百年地理大发现全集(13)

▲ 台风的预报与分析,让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在面对台风时能够极大减轻损失。图/pixabay/wolfqinn

让中国人知道什么是天气预报的人,还是竺可桢

1918年学成回国后,面对被外国人把持的中国气象事业,竺可桢组织建立起中国自己的气象研究所、气象观测站,让摄氏度℃成为了中国统一的气温度量衡

1930年元旦,气象研究所正式绘制东亚天气图,并发布天气预报和台风预报。旧时人们对“神仙显灵”的疑惑,终于用科学的方式得到了答案。

百年地理大发现梗概,百年地理大发现全集(14)

▲ 如今清晰明了的天气预报。但在那个年代,第一此天气预报绝对是中国气象领域革命性的产物。图/中央气象台

中国的人口,如何分布?

上世纪30年代的中国,并没有什么人口普查,关于人口也仅有几个粗疏的数据。

留学法国归来的胡焕庸,担起了求索中国人口分布规律的工作。

收集到下至县一级的人口数据。参考县级行政边界和实测地形,每点代表2万人,用20000多个点子,纯手工点在上世纪30年代的中国地图上。这种方法,被称为“点子法”。曾有媒体试着重做一张当年的点子图,却发现即使借助电脑,也需耗时两三个月。

百年地理大发现梗概,百年地理大发现全集(15)

▲ 胡焕庸《中国人口之分布》原文中关于胡焕庸线的论述。

靠着传统的“点子法”,胡焕庸首次发现了中国人口的分布规律,并于1935年发表了文章《中国人口之分布》,其中还包含了中国人口分布图和中国第一张人口密度图

百年地理大发现梗概,百年地理大发现全集(16)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