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本电脑的本质是移动个人计算机,能够在移动中使用是他区别于小尺寸台式机的本质区别。
时至今日,ITX结构的迷你主机就已经比多数游戏本小巧了,如果算上各种异形主板定制外形的小型主机,笔记本自己的体积优势已经没有多少可夸耀的地方。
像Alineware Alpha 或Intel 骷髅峡谷这样的高性能主机完全可以取代那些点到点移动的砖头游戏本。
长续航是永恒追求
电池是笔记本灵魂——这种PC的典型使用场合即使不全是在移动中,至少也应该有相当的比例要脱离电源才对。对此,笔记本厂商一贯不吝于用各种溢美之词来渲染自家产品的“全天续航”属性。
我们今的主要话题就是笔记本续航的问题——大家常说的可使用时间,究竟应该用什么标准来取得。本文也代表着ZOL 2018年春季轻薄本续航横评进入启动阶段。
自锂离子电池代替镍氢电池以来,笔记本电脑的续航水平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各个类型产品线在最近十年既没有明显的进步,也没有明显的退步,整体徘徊在1到10小时之间。
除了极个别在电池和功耗控制上有特殊设计的型号,人们对笔记本电脑的续航认识趋于统一,一般来说没有特殊的期待。
这种局面的出现,一方面取决于Intel\AMD\NVIDIA等上游核芯芯片的绝对功率常年不变,能耗比的提升基本都被对应地性能增长幅度所吞噬;另一方面受制于电池技术长期停滞、操作系统的电源管理能力没有本质提升的现实。
锂电池时代 笔记本续航的开源节流维持了平衡
虽然每一次更新换代,笔记本厂商都宣称自己的续航水平都有明显提升,但即使以十年为单位考察,消费者们的普遍印象仍然不足以支撑这种言论。
最近三、四年来,全天使用成为主要轻薄本厂家的普遍文案策略,可同手机拍照秒单反、游戏画面秒CG并成为PC 业界三大“邪术”。
下面,我们就结合一些数据,来谈谈笔记本续航的具体问题。
—1—
滞空时间与作战半径
续航本身并不是诞生在电子时代的词汇——持续航渡的字面意思完全可以解释她的工业气息。之所以是航行而不是飞行,恐怕也与热机首先应用于船舶,然后应用于车辆,最后才上天成为飞机动力有关。
续航(endurance)是从交通载具借用到电子产品上的概念
社会生活中,只要是涉及到度量持续使用量的层面,续航这个词都可以出现。对于船舶来说,续航实际指代的是经济航速的续航力或没有补给时的自持力,两者的单位是节/海里和天。
对于地面车辆来说,续航指代的是最大单次公路历程、越野里程,对于履带式车辆来说,还可能指代最大摩托化小时数(平均无故障时间),单位是公里或小时。
对于航空单位,续航指代的是最大滞空时间和某种任务条件下的作战半径(往返)、转场航程(单次最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