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项手术我们以前没这样做过,当然你们也可以考虑传统开刀手术。”“没事,乔医生,我信任你,就按你说的,做腹腔镜。”乔建文感慨地说首例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手术的完成,来自于患者的信任。当时患者丛女士需要切除胰体尾,考虑到采取微创会对患者造成更小的创伤,乔建文提出了更适合的手术方案,同时也很实在地说明了没有经验可以借鉴。在患者充分信任的鼓舞下,乔建文和同事反复推敲治疗方案,力求事无巨细。胰体尾连着脾脏,脾脏的血管从胰腺通过。传统的切除胰体尾连着切掉脾脏去除血管很容易,但微创腹腔镜保留脾脏又保留血管,手术难度系数就会增高。“都说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我认为,医为信己者劳,是患者的信任推动了我技术的成长。”乔建文至今非常感激这名患者的信任。最终,丛女士的胰体尾切除手术很成功,现在还经常和乔建文还经常联系。医生的进步离不开患者,有了患者的无限信任,医生可以放下包袱,全力以赴。
多“武器”上阵 让患者活得更久
目前,乔建文所在的肝胆外科涉及肝脏、胰腺等肿瘤的治疗,“我希望患者能称呼我为肿瘤外科医生。”他也一直将如何让肿瘤患者活得更长当作自己的使命,无论何种手术方式,能让患者活得时间更久是追求的目标。如果说战胜肿瘤是一场艰苦的战争,需要的武器有很多种,不仅一把手术刀。多年的临床经验,乔建文认为肿瘤治疗是一个整体,手术比较重要,但只是治疗中的一环。近年来,乔建文对肝细胞癌、胆管细胞癌的转化治疗倾尽心力。“有的肝细胞癌患者肿瘤很大,本来是没有手术机会的,但如果我们通过介入、靶向药物、免疫治疗,将肿瘤缩小转化取得治疗机会,再进行手术,患者的生存时间就会更长。”乔建文表示。2020年,乔建文接诊了一名68岁的胆管细胞癌女性患者,患者脾脏、胆囊上有肿瘤,肾上腺肿瘤转移,肿瘤的恶性程度高,生存期只有不足一年时间。经过化疗之后,尽管相关指数下降,但是老人身体坚持不住只能暂停化疗。“我们可以尝试转化治疗,让老人试一试口服化疗药、靶向和免疫药。”通过自己的临床实践再加上学习上级医院的经验,取得了患者家属信任,乔建文决定争取转化治疗。在这种综合治疗之下,患者的各项指标下降,肿瘤缩小。
2021年春节过后,患者的身体状况良好,询问是否可以手术,乔建文安排好了手术时间。手术前,他又重新复习病例,与影像科、病理科等探讨后完善相关检查。经过反复论证,患者从心理到身体状态都非常好,完全可以在无创伤的情况下保持现状,最后,凌晨时乔建文与家属确定手术延期。2021年10月,患者的肿瘤标记物指标上升,做了PET-CT后发现脾脏、胆囊都很正常,肾上腺、腹腔有淋巴结,患者家属再次希望进行手术,乔建文依然不建议,而是通过放疗,患者的肿瘤标记物又继续下降。直到2022年9月,患者的相关肿瘤指标上升,此时所有的治疗都已经进行了,乔建文最终决定手术,将脾、胆囊切除,“通过术后病理可以看到,脾脏原本的肿瘤都已经消除,我们切除的是新长出来的肿瘤。由此说明我们之前的综合治疗是成功的、达到了转化治疗的目的。”乔建文说,患者原本不足一年的生存期,经过治疗后,目前状况依然很好,肿瘤转化治疗实现了肿瘤患者活得更长的目标。
求发展 临床科研走在前
乔建文的同行们都知道他做得很多手术和治疗都是在没有经验的前提下,一步一步摸索成功。去年乔建文接诊了一名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患者的肿瘤很大,直径达到6.6厘米,侵犯了肝内血管。有了此前的胆管细胞癌转化治疗经验,在国内胆道系统的治疗指南尚未给出指导的基础上,乔建文征求了患者意见,在进行了新辅助化疗、靶向、免疫治疗之后,患者体内肿瘤缩小到直径4厘米,体积小了三分之二,血管边界清楚之后,取得了手术机会。术后病理显示,通过前期治疗,肿瘤已经大部分坏死。就在这名患者出院之后,去年年底乔建文应邀在全省肝胆外科年会上进行课题分享。“我决定将这个案例治疗的全过程进行分享,前期做课件的时候查阅资料,去年9月份,欧美的最新治疗指南把免疫和靶向治疗作为胆管细胞癌综合治疗作了推荐,可以说几乎与我们是同时发生。”有了权威资料的支撑,在全省年会的课题分享上,乔建文的见解让很多同行表示大有收获。这也充分说明了,一个合格的医生按照指南治病,而优秀的医生则要走在指南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