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于用户想让更多人看到自己/自己看到更多人的痛点,约会交友 App 一般通过提升曝光量、无限次数右滑、无痕浏览和查看谁喜欢了自己 4 个功能来满足。
9 款应用中有 6 款 App 都在无限匹配次数和增加曝光上设置了付费点,4 款 App 要求用户为查看谁喜欢了自己付费。这些功能中有些是使用了“广撒网多捞鱼”的原则,比如增加匹配次数和增加曝光,而有些则是“化被动为主动”,在喜欢自己的用户中选择自己喜欢的。
增加匹配次数
多数 App 都选择当用户开通订阅服务时即允许无限次匹配,帮助用户“在尽可能大的池塘里寻找心仪的鱼苗”。不过也有少数 App 会选择拆分功能出售,用户开通会员后还需要单独购买来增加匹配次数,也有的 App 会选择支持未开通订阅服务的用户按次购买滑动次数,比如增加 30 次匹配售价 1 美元,这种定价方案虽然对用户不是最实惠的方法,但却很适合希望单次支付金额不要太多的用户,比如印度用户、中国台湾用户也表现出了类似特征,但这里注意的一点是,当团队对自己产品的算法和匹配效率没有自信的时候,不建议用这种单独售卖匹配次数的方案,可以想见用户为某一独立功能付费但达不到效果的时候的情绪。
提升曝光
提升曝光和增加匹配次数的逻辑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即让更多人注意到自己。在这一个付费点上,约会交友App也探索出了两个方向,分别是将用户放在置顶位置、增加展示次数和将用户送出的喜欢标注为超级喜欢、增加对方的重视程度。前者如 Lamour、Pairs、Hinge,后者如 Tinder、Bumble 和探探。
前者,抛开 Lamour 不谈,其实更偏严肃交友,后者则偏向于 Hookup(感觉有点对不起 Bumble),因为 App 都是通过测试用户路径来设定功能,从中还是能够看到更高效满足不同用户需求的方式。
值得说的一点是提升曝光的功能即使付费也需要有限制,置顶位置限制时间,超级喜欢限制次数。很明显这些功能如果可以无限制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会扰乱应用秩序,严重影响那些不付费但支撑应用基数的用户的使用体验。
Bumble(50人)、Grindr(24小时)、Tinder查看谁喜欢了自己时付费提示
至于查看谁喜欢了自己的付费点更无需多言,要是在现实生活能使用这个功能也不会让那么多人多年后只留一份错过的遗憾。在这儿又引出了另一个付费功能“反悔”。当用户发现对自己感兴趣的用户甚至自己也有可能感兴趣的用户被自己不小心“Pass 掉”之后可以通过使用反悔权限重新与对方匹配,9 款 App 中有 4 款 App 将反悔设置为付费点。
当终于和双向满意的用户匹配成功后下一步,就是建立联系,这有两个非常重要的点是回复率和回复效率。要想对方高频回复除了长得好看、个人资料完美,其实还可以通过付费功能来实现。
提升回复率和回复效率是交友用户的刚需
之前和一些在中东和印度做交友产品的开发者交流时,有人表示这两个市场的用户相较于是否能达成更多匹配次数,他们更关注匹配成功后给对方发消息是否会被回复。因此在提升回复率和回复效率上完全可以设置“拦截关卡”。
增加回复率的三个办法
在回复率的解决方案上约会交友App开发者给出了三个办法。
一是延长匹配时间,不排除有些用户配对完成后就去忙其他事情导致配对失效,于是一些App就支持用户付费延长匹配有效时间或者重获已失效的配对,这两点也是Bumble订阅服务的核心功能,感兴趣的伙伴可以下载Bumble详细体验。
二是增加用户的身份标识和个性化设置。比如用户开通Azar的订阅服务后,系统将会为其发放个人徽章同时也允许用户修改昵称,系统提示使用该功能会增加回答率。
Azar匹配页面和订阅页面
三是像Grindr一样允许用户在对方回复前发送多条消息,Grindr 给出的付费功能是允许用户同时发送多张照片,全方位展示更好的自己。不过这次测评的 9 款 App 中只有 Grindr 在此设置了付费点。其他App多是匹配成功就可以免费无限次数的发送消息。同志交友App的门槛比较高,付费点设置也任性一些。
不过之前笔者测评的时候也有遇到过一些 App,比如在对方回复之前只能发送3条以内的消息、或者在对方回复之前不允许发送图片和视频,也有像 Bumble 一样只允许女性用户先发起会话等,不过这些都是为了保证用户体验的免费功能。
增加回复效率的两种方案
在增加回复效率上开发者们也给出了两种方法。
一种是已读回执,即可知道消息是否已经发送,对方是否收到。这个功能有助于帮助用户判断对方的心思。记住,一旦发现对方多次已读未回或者很久才回,那么基本可以判断对方对你不是太感兴趣,这时就可以转移发展重心了。
根据统计 9 款 App(Lamour 和 Azar 是视频交友,所以实际上是 7 款App)中有 4 款 App 都设置了“已读回执”功能,其中除 Tinder 以外的三款 App 将其设为了付费点。
另一种是闪聊,即跳过匹配过程直接向自己喜欢的用户发送消息。虽然放在这个位置来说有些不合规矩,但这个功能确实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回复效率。
首先可以使用该功能的只有会员,这就在不经意间显露了自己的“实力”。其次有一些用户可能头像、照片不太合眼缘从而导致对方做出了 Nope 的判断,而跳过匹配直接交流则可以直接展示有趣的灵魂。做一个不那么恰当的比喻,如果直接问一个人愿意和颜值 3 分的人谈恋爱,大多是都会毫不犹豫地给出否定答案,可如果问对方愿不愿意和一个幽默风趣、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知礼懂节但颜值 3 分的人谈恋爱,一定会有不少人回答说我可以试试。这在底层逻辑上其实没有什么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