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方,因为不像北方有室内集中供暖设施,所以室内室外温度一个样,甚至室内还比室外冷......
人体对能量的需要增加,需要注意能量的充足供应。其中动物性食物不仅含蛋白质丰富,还含有一定量的脂肪,可增强身体免疫力,提高抗寒防病能力。每天应该有3两-半斤的动物性食物,可以包括瘦肉、蛋、禽、鱼或奶等,经常变换种类。
冬季天气干燥,稍微不注意就容易大便干燥。蔬菜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还有丰富的膳食纤维,能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人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并对血管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还可以促进胃肠蠕动,防止便秘。因此,应注意蔬菜水果的补充。蔬菜可选择胡萝卜、白萝卜、大白菜、土豆、山药、莲藕、菠菜、油菜、芹菜、香菇、冬笋、娃娃菜等,水果可选择苹果、梨、猕猴桃、香蕉、柚子、柑橘等。
日照时间缩短后,人们的户外活动减少,很容易出现维生素D缺乏。注意补充钙和维生素,可以多吃如奶类、豆制品、海产品、动物肝脏等。也可以选择营养素补充剂,补充膳食中的不足,如维生素C、维生素D等。但是不应该作为营养素的主要来源。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保暖。身体暖暖的,气血才会顺畅,才可避免许多疾病的发生。
一头一脚的保暖一定要上心。
头部的血管密集,耗氧量大,热量散发也多,头为“诸阳之汇”,也是应该重点做好保暖的部位,否则很容易引发感冒、头痛、鼻炎、牙痛、三叉神经痛等,甚至引发严重的脑血管疾病。静止状态下不戴帽子的人,在环境温度为15℃的时候,从头部散失的热量约占人体总产热量的30%,4℃时约占50%,零下15℃时可高达75%。
如果头部长期暴露在外面接受寒冷的刺激,还会使头部血管收缩,引起高血压、血管神经性头痛、伤风感冒等病症。
大家外出尽量戴上帽子,特别是中老年人。
为啥又说“寒从脚起”?
脚离心脏最远,血液供应慢又少,皮下脂肪较薄,一旦受寒, 会降低抗病能力,容易导致呼吸道感染。
所以最近这段时间,光腿神器尽量少穿,老老实实穿好鞋袜才管用,多泡泡脚也是很好的。
来源:百度百科
青羊区卫生健康局
微信号 :cdjkq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