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英国《自然》杂志日前刊文,气象学家已连续第三年预测拉尼娜现象了。也就是说今年冬季很可能会发生罕见地“三重”拉尼娜气候事件,这也将是进入21世纪之后的第一次。
澳大利亚气象局日前也发布了“三重”拉尼娜事件的预警,该气候中心已经将ENSO展望升至拉尼娜警告,这意味着拉尼娜现象持续到冬天的概率已经有所提升。
NOAA气候预测中心在8月11的预测表明,当前拉尼娜现象持续到初冬的可能性超过70%。
世界气象组织8月31日表示,由于最近几周信风的增加,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的拉尼娜现象已经加强。
根据这些气象组织的预测,罕见的第三次拉尼娜现象,在持续到今年冬季的概率已经很大了
从2007年以来,历次拉尼娜现象的时间如下所示:
- 2007年中-2008年
- 2010年中-2012年
- 2013年底-2014年
- 2017年底-2018年
- 2020年底-2021年
- 2021年底-2022年
2008年初,欧洲一些国家遭受雨雪和严寒天气袭击,已经造成数十人死亡。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雅罗在声明中说,太平洋中部赤道地区以及东太平洋的海水表面温度低于正常温度,形成了“拉尼娜现象”,导致欧洲许多国家出现严寒天气。
2011年-2012年冬季,横扫亚欧大陆的寒流使得欧洲大部分地区气温创下历史新低,形成“极寒天气”,造成航空、铁路和公路运输中断,电力、燃气供应紧张。
2018年2月下旬至3月上旬,欧洲多国遭遇极寒天气影响,从北欧到地中海沿岸国家都降下大雪。2月下旬德国部分地区夜间气温下降至-24℃;爱沙尼亚气温则低至-29℃,位列历史第2低;瑞士高山地区甚至出现-40℃的低温。
2021年2月7至10日,欧洲多国迎来暴风雪和强风天气,荷兰遭受了十年来最严重的雪灾;德国北威州、下萨克森州等在内的多地受灾严重,发生222起事故;希腊遭受了2008年以来最强降雪,造成3人死亡。
2021年11月末,寒潮席卷欧洲,给欧洲多地带来了强风、暴雪、低温和一系列极端天气。在这当中,北欧地区一度成为寒潮低温的重点,监测数据显示,瑞典北部的Nikkaluokat站于11月28日最低气温测得-37.4度低温,为1980年以来该国11月最低纪录。
回顾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在拉尼娜出现的这些年份,欧洲冬季基本都出现了极端寒冷所带来的灾害性事件。
从科学的角度来说,欧洲极寒事件的原因较为复杂,虽然不一定全是因为拉尼娜所导致的,但没有人可以否认拉尼娜是导致这些天气的重要原因之一。
从统计的角度来看,虽然拉尼娜的出现不一定必然导致冷冬,但是1951年以来的15次拉尼娜事件中,冷冬和暖冬大约是2:1的比例。
如果今年冬季发生罕见的三重拉尼娜事件,欧洲冬季出现极端寒冷事件的概率是比较大的。
赵立坚大哥说:美国“商业内幕网”披露的数据显示,美国公司每一艘驶往欧洲的液化天然气船可赚取超过1亿美元的暴利。很显然,在美国军火商、粮食商纷纷借乌克兰危机大发战争财之际,美国能源商也没有掉队,割起了自己盟友国家的韭菜。然而欧洲老百姓要面对的却是电价飙涨、取暖温度降低,甚至有组织停电的考验。
随着秋冬季临近,因对俄制裁的不遗余力,欧洲面临能源价格飙升和供应缺口不断扩大,“如何过冬”受到了民众的密切关注,对碳中和目标的质疑声也在加大。
曾经大肆批评我国煤炭发电造成的环境污染,而现在,德国、奥地利、荷兰、法国等欧洲国家近几个月来纷纷宣布重启燃煤发电或推迟退煤进程。
欧洲对于俄罗斯的天然气依赖程度高达40%。德国是55%,法国是17%,芬兰、保加利亚等国更是高达80%以上……
因为欧洲的热电厂大部分都是使用天然气发电,随着天然气的缺口不断扩大。从最新的报道来看,法国的电价和德国的电价都涨了将近10倍,法国的电价目前大约在7块8人民币一度电左右,德国的电价大概在6块8一度。
随着冬季的到来,而且大概率是一个极端寒冷的冬季,那些用惯了双重标准、甘愿做“马前卒”的欧洲官员,不知道替没替自己的老百姓考虑考虑,这个冬天到底该如何渡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