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可能觉得有点懵,才7毫米的降雪量就是大雪了吗?在气象标准中,“降雪量”和“积雪”两个概念。降雪量是以雪化成水来测量的量,5毫米就是大雪,10毫米为暴雪。因为雪是蓬松的,类似玉米变成爆米花,所以积雪大概是降雪的3-20倍,比较湿的雪积雪少一点,干雪积雪特别大,叠加地形、风吹雪等因素,10毫米的雪可以在院子里、山坡上积出半米雪,但气象观测大概就是10厘米。
由于今天水汽相对充足,且气温比较低,雪花大小、含水量恰到好处,京津冀多地出现明显积雪但不厚,南郊观象台测得9厘米积雪,是2013年以来最深,而通州区更是出现了11厘米的积雪深度。同样的,隔壁天津西青国家气象站也记录到6厘米深的积雪。
那有的网友要问了:3月中旬下这么大雪正常吗?是不是气候乱套了?3月中旬的北京,下雪确实还是比较少见的,但也并非特别罕见。比如1987-2017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北京3月其实也下过很多次雪,尤其是2010年3月还下过激烈暴雪。真正罕见的,是北京4月下雪,上一次就发生在2018年4月4日,再往前就是1988年的4月4号。
气象爱好者金杯制作的1987-2017年以来北京各月降雪量级可视化
3月其实还是冷空气尚未彻底减弱,暖空气还不是那么强势的阶段,这个时期,像是华北平原地带要下一场雪其实还不是很难。这次的北京降雪,恰好赶上了上一股冷空气已降温且暖湿气流反攻、冷暖气团搭配得当的环流形势,自然下雪。当然,这也对应着我国中东部地区冷空气的加强,中央气象台的预测认为,未来10天,我国新疆西北部、东北地区中南部、华北东部、黄淮、江汉等地的平均气温将逐渐转为偏低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