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锰酸盐指数空白一般是多少,高锰酸盐指数一类标准

首页 > 天气 > 作者:YD1662023-12-19 20:14:54

1、水质高锰酸盐指数测定问题

问题描述:

新手,刚接触水质监测,高锰酸盐指数测定存在问题:

在高锰酸盐指数测定时要标定高锰酸钾溶液:

吸取 100.0mL 纯水于 250mL 锥形瓶中,加 5mL 硫酸溶液(1 3),于 80℃~85℃恒温 水浴中加热 5min,取出后用移液管向锥形瓶中加 10.00mL 草酸钠标准储备 液,用待标定高锰酸钾贮备液滴定至溶液由无色刚转成微红色并保持 30s 不褪 色为终点,同时做空白试验,记录标定时高锰酸钾贮备液终读数。

这个同时做空白试验怎么做,已经用纯水用来标定了,空白怎么弄?

解答:

空白试验就按照上述步骤做,记录下滴定的值 V1,此时在向锥形瓶中加入 10mL 草酸钠溶液,此时如果温度低的话应水浴加热至水温 85℃左右,(因为草酸钠在这个温度是反应最佳的),再用高锰酸钾溶液滴定,记录 V2。

如果你的样品没有稀释,直接用 V2进行计算,如果你稀释了,两个体积都要用,用标准上第二个公式计算。

空白的高低对环境标样的考核和需要稀释的水样影响甚大,因此必须取 100ml 不含有机物的纯水同步进行空白试验;只有在取 100ml 水样分析时才影响不大。

2、高锰酸盐指数空白值如何使用?

问题描述:

滴定法一般用减去空白滴定值吗?看的标准上公式没有减空白滴定值,只有稀释空白滴定的值才参与计算,求知道的人能够解答下。

解答:

取 100mL 水样不减,但凡少于 100mL 时须减去稀释补加水的空白,如取 50mL 水样时须减去 50mL 稀释补加水的空白。

3、关于耗氧量使用的高锰酸钾标定中,要求两人八平行的困惑。

问题描述:

GB/T5750.7 里面对标定的描述是:吸取 25.00ml 草酸钠于 250ml 锥形瓶中,加入 75ml 新煮沸放冷的纯水及2.58ml 硫酸。迅速自滴定管中加入约24ml高锰酸钾,待褪色后加热至65℃,再继续滴定呈微红色保持 30s 不褪,当滴定终了时,溶液温度不低于 55℃。记录高锰酸钾用量。

问题 1:国标里面直接要较正 K 值,还用不用按照 GB/T 601 里面的双人 8 平行标定?

问题 2:都说高锰酸钾不稳定,GB/T 601-2006 里面一般滴定溶液都是 2 个月有效期,我们是棕色玻璃瓶放冰箱保存的,半年后标定结果跟配制的时候相当,保留四位有效数字只有最后一位不一样。可以说还是比较稳定了。

问题 3:GB/T601 里面标定要求双人 8 平行极差不大于 0.18%,这个是非常难做到的,大家都是一次就能实现标定达到要求吗?特别是 EDTA-2Na 的标定,个人觉得这个标定相当不容易平行。

解答:

问题 1:国标里面每批次实验都要做 K 值,草酸钠比较稳定,高锰酸钾比较不稳定,浓度会变化。草酸钠是准确的,高锰酸钾变化不大不用再标定。

问题 2:是这样说没错,像直接买的高锰酸钾滴定液(1/5 的 0.1mol/L 的浓度)证书上没开封有效期都是一年的。即使不稳定,保存得当还是可以保存一段时间的,像有机标液容易挥发保存得到在不长时间内也是准确的。

问题 3:GB/T 601 里面的有些标液标定难做的,我们是直接购买标液的。了解过其他实验

室部分滴定液就自己配置的。像这种 EDTA-2Na 这种不好配置的,也都是用购买有证标液的。

4、硫化物标准溶液和标准样品如何稀释?

问题描述:

最近在做硫化物的考核样。用GB/T 16489-1966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标准溶液是购买的,浓度为 100mg/L,直接用水稀释成 10mg/L;标准样品也是从安瓿瓶中取 10ml 直接用水稀释至250ml 待测。标线绘制和标样测定时,都先在比色管中加入 20ml 的乙酸锌-乙酸钠溶液,再加入适量的标准溶液和标样,再加水和其他试剂。做出的标准样品结果偏低。

求助论坛的兄弟姐妹们:

a、做硫化物的时候,应该用什么稀释?用水还是用一定量加入乙酸锌-乙酸钠的水稀释?水是用去 CO2水,还是按照国标上用碱性水?

b、实验是按照国标 GB/T 16489-1996,还是按《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书进行的?

c、如果是用加入少量乙酸锌-乙酸钠的水稀释,标准使用液是配成 10mg/L好还是 5mg/L好,

因为由于加入混合液,稀释成高浓度的标准溶液沉淀明显,使得最后两点偏低。

我用 GB/T16489-1996 方法,做出的标准曲线为 y=0.00994X 0.002,相关系数为 0.9999,线性很好,我觉得可能是斜率偏高,导致所做的标准样品值偏低。空白实验加入乙酸锌-乙酸钠混合液,空白值吸光度为 0.016,纯水做吸光度为 0.008。

解答:

a、标样介质要看证书上的相关说明,另外,稀释的时候可以考虑与标准曲线一致。一般中国计量院卖的辽宁环境监测站出的标准是用氢氧化钠稀释,环保部出的质控样品采用乙酸锌-乙酸钠溶液为介质。最重要的就是曲线和盲样的处理方法就是一定要一致,曲线盲样都用乙酸锌乙酸钠处理也行。

b、硫化物的检测不止这两个方法,还有 GB/T 5750.5-2006 中 N,N-二乙基对苯二胺分光光度法等测定方法,可以根据样品来源确定方法。

c、样品加乙酸锌目的是生成硫化锌沉淀固定,测定要加酸释放富集再来做。使用也的浓度需要根据自己样品的浓度,也就是具体的检测需求来定,并不固定。

高锰酸盐指数空白一般是多少,高锰酸盐指数一类标准(5)

1、关于悬浮物取样体积问题

问题描述: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书上写的一般取样体积以 5-100mg 悬浮物的量来量取,但是如果采的水样一共就 500mL,抽滤烘干后质量 4.5mg,不到 5mg 怎么办呢,计算出的结果还是超过检出限了的。检出限一般默认是 4,那么 500mL 水样,悬浮物的量 2mg 就够了,感觉这个标准中的说法有些矛盾,悬浮物测定的取样量多少为宜?

解答:

悬浮物的检出限没有明确规定,那个 4mg/L 应该是以取样 100mL 和恒重差 0.4mg 来估算的。因此你取 500mL 样应该说不少啦,只要最后的悬浮物称重大于 0.4mg,那就算出来多少就报多少。

一般水样中,测定 SS 的最佳含量为 10~100mg,无机物性质的 SS(如河流泥砂等)可多些,颗粒大粘度高的工业废水(如酿造、食品废水)应小于 50mg,但取样体积一般也不应少于 10ml,SS 量太多,截留的水份也多,干燥和过滤都将变得困难,延长了分析时间。最小取样量。但滤料上 SS 过少,则会增大称量误差。

当 SS 含量很低(如清洁地表水)时,应尽可能加大取样量使所取水样 SS 重量测定值在 5.0mg 以上,可以按 100mL 的量来加倍取样。

2、为何悬浮物恒重总是第三次和第一次接近,第二次误差很大?

问题描述:

为何有时悬浮物的两次恒重称量读数不稳,第二次比第一次的还重?以前同样做法恒重很简单,现在总是出问题,最近水样有多。

解答:

主要是天平称量产生的随机误差所致,而随机误差有正有负;其次是天平室不是恒温恒湿,其前后称量的环境条件不一致和称量瓶密封差,如在雨季实验室受高湿环境影响,称量值便可能不稳定和越称越重。为了消除天平的随机误差,获得准确的恒重差,建议每次称重应当在称量部件从干燥器中取出后 1min 内完成,初次读数后,分别按 5s 的等时间间隔读取另外两个读数,记录 3 个读数的平均值做为一次称量结果;第一次称量结束后,将称量部件放回干燥器平衡或烘箱处理至规定时间,将天平归零后再进行第二次称量,两次称量符合允差取平均,不符合就再进行第三次恒重。恒重称量的环境条件影响,建议三次称重的室内温度差异不超过 1℃度,湿度不超过 5%。

3、测定污水悬浮物时,为何结果为负值?

问题描述:

在做悬浮物,有时候会做出负值:

a、滤膜 0.45µm,大家都用的是什么型号,哪家的,有没有好的推荐;

b、很难恒重,不知道怎么掌控。

c、为什么是负值?

解答:

负值的原因来自多方面,一是水样中的悬浮物含量较低,难以有效检出;二是复杂水样对滤膜材质有溶解作用,从而导致滤膜在水样过滤后失重;三是由于烘箱温度的波动性影响导致过滤悬浮物后的烘干温度高于过滤前的滤膜烘干温度;四是过滤前与过滤后的恒重及称量环境条件不一致。因此须控制好烘干温度、恒重和称量的环境条件及相关记录。

4、关于磷酸盐前处理及测定方法的问题

问题描述:

关于磷酸盐,看标准说测定磷酸盐需要先过 0.45µm 的滤膜,是必须的么?如果不过滤,会产生什么影响?过滤纸可不可以?水样清洁也需要过么?

废水中磷酸盐的监测应用啥方法检测?水样需要过滤吗?

解答:

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函[1998]28 号关于《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磷酸盐其监测方法的通知:“《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污染物项目磷酸盐指总磷,及废水中溶解的、颗粒的有机磷和无机磷的总和。监测时按《总磷的测定 钼酸铵分光光度法》(GB11893-89)进行,以总磷分析报告数据。”因此测的是地表水和废水水样无需过滤,而且要消解用总磷的方法来测。

高锰酸盐指数空白一般是多少,高锰酸盐指数一类标准(6)

1、如何降低挥发酚萃取法的空白值?

问题描述:

不知道为什么,挥发酚的地表水萃取法的空白很高,试剂这些都是现配,做了 2 个空白,都在 0.150 以上,求问,这是哪里出问题了?

解答:

a、应选择质量好的过 4-氨基安替比林,如默克或科密欧的环保专用型试剂,或对 4-氨基安替比林进行提纯;

b、实践证明用空白高的实验用水制备无酚水效果并不好,因此宜直接选用空白吸光度小低的纯水(经验表明用 30mm 光程,一般只要空白吸光度低于 0.15 便可不再制备无酚水),如果需要制备无酚水则应优选空白吸光度小于实验用水的水来作为制备的水源水;

c、长期放置的实验器皿应防范实验室内芳烃类物质的污染。

2、4-氨基安替比林萃取分光光度法做挥发酚,如何提纯显色剂?

问题描述:

该用什么方法提纯 4-氨基安替比林呢,我用过苯,活性炭,三氯甲烷,大家都用什么提纯呢,用什么提纯最好呢,做下的空白信号值是多少了?可以用三氯甲烷对 4-氨基安替比林的提纯吗?

解答:

a、不可以。原因是用三氯甲烷对配制好的 4-氨基安替比林使用液提纯,同时还造成了4-氨基安替比林有效浓度降低的后果,具体表现在校准曲线的斜率大幅降低,从而导致方法的灵敏度和检出限变差,严重影响低浓度样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b、正确的提纯方法是:100 mL配制溶液加入 10 g 硅镁型吸附剂(弗罗里硅土,60 目~100 目,600℃烘制 4h),用玻璃棒充分搅拌静置后,于中速定量滤纸过滤,滤液置于棕色试剂瓶内 4℃下保存。

c、使用上述方法提纯或质量好不提纯的试剂颜色应为淡黄,当使用光程为 30mm 的比色皿时,合格的挥发酚萃取法校准曲线斜率应在 0.060~0.068 之间。

3、关于萃取法做水中挥发酚过程中显色异常的疑问

问题描述:

各位老师好,今天在测定地下水挥发酚的时候碰到了个很奇怪的问题,水样在蒸馏后加 3种试剂(期间每加完 1 个就摇匀 1 次,且 3 种试剂都是现配)。加完后等待 10 分钟之后问题来了,原本水相应该显荧光黄的,但是我的水样颜色显的很淡,就像是刚加完 4-氨基安替比林后还没加铁氰化钾的颜色。然后我加了三氯甲烷萃取,萃取出来有机相的颜色又感觉是铁氰化钾的颜色。最后上机测试结果无悬念的超标了(0.0045),想请问各位老师,这种情况出现合理吗?以前从没遇见过!

到底是我哪一步做错我现在都不清楚,我的-4 氨基安替比林提纯过的,试剂都是新配,上午做的标线也比较正常,就是水样不正常。挥发酚萃取法操作时需注意哪些问题?

解答:

a、分液漏斗要用水进行的密封性检查,最好使用材质为特氟龙活塞的分液漏斗;

b、4-氨基安替比林使用液最好当天配制,配制的铁氰化钾溶液则不得超过一周使用;

c、萃取时为防止反应压力导致试液泄露,应先振摇 2~3 次及时放气,再振摇 7~8 次并放气,然后再激烈振摇 10 次;

d、放出有机相比色应注意将分液漏斗径口的水珠用脱脂棉吸干;也可待三氯甲烷下沉后用放有 5g 无水硫酸钠和滤纸的漏斗过滤到比色皿中;

e、因三氯甲烷挥发快,建议分液漏斗中的有机相放一个比一个,切忌将一组比色皿放满再比色。

高锰酸盐指数空白一般是多少,高锰酸盐指数一类标准(7)

1、如何自配测定总氰化物使用的标准溶液?

问题描述:

小弟刚接手水质中总氰化物的测定,准备做标准曲线,单位里目前只有一瓶 N 年前的氰化钾,在这里想问问大家:各位在配置氰化钾标准使用溶液时,是用氰化钾一步一步配置到氰化钾标准使用溶液的还是去直接购买氰化钾标准使用溶液的?如何准确和方便配制氰化物标液?

解答:

由于氰化钾属公安管制的剧毒化学品,购买比较困难,配制与标定比较繁琐,难以保证标准使用液的准确性,建议向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等供应商购买有证氰化物标准物质稀释配制标准使用液,如果购买的标物是总氰化物应注意按证书给定的方法进行蒸馏。

2、影响水中氰化物测定的相关因素及注意事项有哪些?

问题描述:

用异烟酸-吡唑啉酮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氰化物测定的相关影响因素及注意事项有那些啊?

解答:

a、蒸馏时应缓缓升温,开始蒸馏不能太快,并及时轻摇,以预防爆沸或倒吸;

b、配置的氯胺 T 溶液应清亮,如果有浑浊现象,应更换试剂;

c、加缓冲溶液后的操作要迅速和随时盖紧塞子;

d、检查磷酸盐缓冲溶液的 pH 是否为 6.8;

e、注意显色温度与时间,在 25℃时显色 15min,15 ℃时显色 25min ; 30℃时显色 10min;

f、高浓度水样蒸馏可能会吸收不全,因此应酌情减少蒸馏时的取样量。

高锰酸盐指数空白一般是多少,高锰酸盐指数一类标准(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